第65章 弱女子怒斥老板 藏寶圖驚現人間(1 / 3)

見說服了郝兵,趙亮並沒有成就感,相反,像做了賊一樣,走出“叫得響”後,低著頭,怕被其他人看到。此刻,他的內心,充滿了沮喪,無人可言。自己隻想做個好事,卻是這麼艱難。

回到報社,趙亮就將拆遷戶的狀況和謝長倌的事情一起向陳中做了彙報。

果然不出趙亮所料,陳中對於拆遷戶的狀況表示愛莫能助。但是當他聽說抗戰時期的軍長還在山區當農民,很是激動,略一思索,一個大膽的完整策劃報道方案已經在他腦海裏麵形成。

他當即決定,由報社出麵,將謝長倌接到大鳥市長天樓大酒店住下,先做一個全麵的體檢,然後安排抗日戰友聚會,親屬見麵。同時聯係黃埔同學會,將一些舊時節的老將軍搞在一起開一個研討會,最後成立抗戰老兵幫扶基金會。

這個策劃報道,要引起社會的全麵關注,就要和電視台進行聯動,前期可以和大鳥的電視台聯動,後期要把皇都電視台拉進來。通過海陸空的立體轟炸,抗戰老兵的問題,肯定能引起重視,有關部門會製定新措施,一舉解決抗戰老兵的困境。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新聞人的追求。新聞人的天然使命感,就是促成社會的進步,這是一種守望的情懷。陳中就是具備充沛情感的新聞人。

隨即,陳中對整個操作做出了細致的安排。不要等兩會召開了,先由報社去把老人接過來,做好周密的身體檢查,等兩會召開以後,再進行宣傳,形成新的熱點。趙亮在一旁,看他從容安排,調兵遣將,周到細致,一環扣一環,十分佩服。

車隊派出專車,由穩重成熟技術好的車隊長唐大軍親自開車,送趙亮去接謝長倌,辦公室派出專門的後勤保障人員郝欣菱,作為專職服務員,確保謝長倌一路平安。攝影記者陳學武全程拍攝,見證生活報對於一個抗戰英雄的關愛。

一行人經過十個小時的車程,到了縣城歇了一宿,次日上午十點鍾,到了趙家山,村長趙向發接到電話,在路口等著,很奇怪的是,他的臉上並沒有往常的那種熱情,反而有某種傷感。趙亮心裏有一種不祥的感覺。

果然,趙向發一開口,就是一個晴天霹靂:“你們來的太遲了,他已經去世一個星期了。”

趙亮聞言,如同當頭挨了一棒子:“春節時還好好的,怎麼一下子就去了?”

趙向發說:“年紀大了,身上毛病多,不一定看得出來。他是突發腦溢血死的,很安詳。”

趙亮聽說村裏已經將謝長倌安葬,請求趙向發馬上帶他們去墓地。村外的山坡上,立起來了一座新墳,黃土還是新的。趙亮大驚,撲到在墳墓前,心裏憋的難受,卻哭不出來。

趙向發回憶說:“過年以後,謝長倌就心神不寧,和鄰居說話,也是顛三倒四。又到劉金山的墓地去哭了好幾次。有時候一坐就是一天。”村裏人都覺得兆頭不好。

果然,幾天前,就在一戶農家吃酒時,突然說螞蟻在臉上爬,別人以為他開玩笑,笑話他。不料,他當即倒地不起,很快就閉上眼睛。村裏的赤腳醫生說是腦溢血。他臨走時,最後的遺言,說在老地方,給趙亮留下一封信,要趙亮回來自己去找。

老唐熟悉習俗,買來了鞭炮,劈劈啪啪地放了起來。

趙亮對於村裏人安葬謝長倌,十分感激,拿出了1萬元,交給趙向發:“這是一點心意,給參與的老鄉買煙抽。謝爺爺的墳墓,請你們費心看著,待到明年清明時節,我們回來給他修個墓碑。”

趙向發千恩萬謝地收了,一定安排大家吃午飯。在飯桌上,趙亮做出安排:“我們既然來了,就在這裏把線索多多挖一下,我們一會上山,去搜尋還有什麼東西,把他給我的遺書找到,陳學武老師願意的話,也可以上去看看,把他過去生活的地方好好拍拍。老唐你要是不願意上去,就不勉強,和郝欣菱一起在下麵等著。”

郝欣菱聽了就不樂意,嘴巴撅著說:“你別不夠意思,趙亮,好地方就不帶我們上去,是不是有什麼秘密?上麵藏著仙女?”

老唐也附和道:“趙亮,你看你,我們雖然分工不同,但是哪次采訪,我不是都和你一樣,衝鋒陷陣,幫忙問路搞後勤?”

趙亮見他們態度堅決,便誠懇地說:“你們誤解我了,我隻是覺得爬山有點累,怕你們累著了,哪裏有你們想的那麼複雜!那就明天一起上去吧。今天大家都將就一點,在鎮上的招待所住一下。”

看到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趙亮決定順便到雙湖風景區去看看。

看來工地上工期趕得很緊。兩個月時間,西式風格的售樓部已經建好。初春的暖陽照在鑒湖上,波光粼粼,很多人已經來到售樓部門前的草坪上曬太陽,門口栽種著從南洋引進的八顆高大棕櫚樹,一字排開,為了防寒,還用稻草緊緊地包裹著。

行道樹一律采用成材的香樟樹,顯得十分挺拔。湖邊的楊柳,含苞欲放,而去年的樹葉,已經變成黃色,還舍不得離開,黃綠雜陳,也是有趣,正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時節。

在湖泊之中,盡管是冬天,小島依然顯得綠意盎然,冬青樹是這裏的遍地皆是的常綠林,遠望著,在湖水的波光中,樹葉如厚厚的玻璃一樣,也熠熠發光。

遙遠處的大山,由綠變黛,以至於深黑,慢慢退化成為一個背景,正好一副山水春色畫。

售樓小姐見他們這群人衣著不俗,不像本地人打扮,以為是來買房的外來客商,早已經滿臉笑容地迎接上來,口中熟練地用職業語言表示歡迎,將他們迎進大廳。

進門就聽到古箏的叮咚之聲,有一個身著旗袍的妙齡女子,正在現場演奏。

屋子正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沙盤,上麵是雙湖風景區建設的規劃全貌。在青山綠水中,一棟棟別墅,若隱若現,臨湖的樓棟上麵,全部掛著售馨的紅牌子。這個偏僻地方的樓盤,竟然也有人追捧?趙亮不禁驚歎不已。

接待小姐送上了冒著熱氣的普洱茶水,示意來客,旁邊有點心,可以隨意享用。

“趙亮哥!”趙亮一驚,轉過頭來,看到一個風姿綽約的女子,身著職業裝,笑盈盈地朝自己走來,很麵熟的樣子,原來是龍丹丹,“她們說來了大鳥市的團購顧客,要我來看看,原來是你們呀!”

趙亮見她麵貌一新,仿佛換了一個人,也很開心地說:“我回去看看謝爺爺,順便來看看你。想不到你變化這麼大,適應嗎?”

龍丹丹不好意思地說:“多虧平總關心,同事們幫助,我正在學習呢!相信我,肯定能夠做好。目前這裏處於發展階段,很多地方還不完善,你見識多,還需要你多多提出批評。”

趙亮說:“你這樣說就見外了,這裏真是很美呀,在這裏買個房子,看日升日落,見雲卷雲舒,多麼快樂呀。真不想離開這裏。”

龍丹丹笑笑:“求之不得,你肯留下來嗎?誰不貪戀紅塵的繁華,誰耐得住古佛青燈?倒是說在這裏買個房,有時間來度假,是個不錯的選擇。”

趙亮笑道:“你開始賣房了。這麼快就有職業病?”

龍丹丹紅了臉,告訴趙亮,雙湖風景區別墅群,已經是業內頂尖的樓盤,在皇都電視台做起了廣告,主打的是長壽養生概念,富含24種微量元素的富硒礦泉水,作為日常生活用水,直接入戶。因而吸引力很大,那個人不希望自己和家人長壽呢?所以谘詢的人特別多。每天,10個熱線電話接線員忙個不停,前來洽談下定金的外地富豪絡繹不絕。眼下,臨湖的別墅已經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