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曲江雅集(1 / 2)

時光流逝,轉眼便是曲江雅集的舉辦之日。

臨近春天,長安的清晨比起往日似乎要暖和了一些。東方天際剛剛露出微弱的晨光,氤氳的霧氣將整座帝都掩映在一片乳白色中。

曲江在唐長安城東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一千多年前,秦始皇在此修建離宮。漢武帝時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並在這裏開渠。到了隋營建大興城時,由於隋文帝猜忌多疑又迷信風水,故而鑿其地為池,且將其稱為“芙蓉池”,稱苑為“芙蓉園”。到了唐玄宗時才恢複曲江池的名稱。由於唐朝的大規模營建,所以曲江池在唐代成為長安水域千畝、名冠京華的遊賞勝地。

曲江池池形曲折,占地極廣,從青龍坊、曲池坊漫過夾牆,一直鋪到長安城外。這裏是皇族、僧侶、平民彙聚盛遊之地。曲江流飲、杏園關宴、雁塔題名、樂遊登高等在中國古代史上膾炙人口的文壇佳話均發生在這裏。

謝雲一大早就趕到曲池坊,隻見曲江兩岸宮殿連綿,樓閣起伏,垂柳如雲,花色人影,景色綺麗,端的一副人間仙境。

曲江往西是杏園,西北是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東南便是長安第一名園芙蓉園。可以說,這個地方便是整個長安的標誌性區域,也是整座帝都最風雅、唯美、浪漫的勝地。

此時春日將至,芙蓉尚未芬放,曲江雅集的地點自然不在芙蓉園內,謝雲隻是遠遠眺望片刻後,便帶著遺憾走到曲池中心。

曲江雅集在青龍坊以及曲池坊中間的高地上舉辦,這裏早已搭建好各種帳篷。此時雖然才曉日初升,但高地上早已是人山人海。

走到高地,謝雲覺得自己的眼睛實在是不夠用。眼前人滿為患,車水馬龍,來來往往有許多鮮衣怒馬的豪室王孫;有許多著紫衣緋的達官顯宦;有許多靚狀露麵的胡服少女;有許多身著輕紗,裸-露大半胸團的宮裝美人。讓人看得目不暇給。

謝雲抬頭看著這天氣,隻覺得這初春季節還是有些冷颼颼的。可是這些少女卻隻依靠一層薄紗籠罩上半身,當真是無比清涼。

謝雲想起後世很多女人都是愛風度而不愛溫度。她們能在大冬天穿著超短裙、迷你褲卻不畏風寒,這種勇氣令天下男子都大為汗顏。隻是沒想到一千多年的唐朝女子便如此“潮流”,可見愛美之心,實在不分古今。

謝雲暗暗感歎:“不過因為廣平王雅集一事,便能引來這麼多人。若是到了三月初三,那該又是怎麼樣的盛景啊……”

他知道唐朝的三月初三被稱為“上巳日”。這一天是古人出門踏青的日子,也是去年男女在野外相會,表達愛意的好時機。眼前的廣平王雅集雖然盛況空前,但到底隻局限在長安的上流社會階層,且往來者大多是當朝名門世家未出閣的女子。這場雅集的熱鬧程度,絕對比不上三月初三的上巳節。

此時雅集場地雖然熙熙攘攘,但裏外卻顯得井然有序。東南西北各角都有南衙十六衛將士及北衙禁軍守衛,戒備十分森嚴。

說到底廣平王李俶是東宮長子,又是皇帝李隆基最喜愛的嫡皇孫。隻要不出意外,他就是未來的第三天子。像這樣的天潢貴胄,其宴會場麵自然不可能太差。

謝雲尋路找到一處入口,從懷中摸出李昭道給的那張泥金名刺,然後風度翩翩地走到一位差官身前。

這個入口是由左右領軍衛的將士駐防,負責驗證身份的是一位中年文官。他穿著一身深綠色官服,腰間未佩魚袋,眼神十分傲慢。

按唐朝章服製度,六品官員著深綠袍服。由此可見,對方是一位六品京官。

“這裏閑人勿近——”

謝雲還未走近,那位中年文官看到謝雲身上的青衫後,便滿臉不耐煩的粗聲道:“今日曲江方圓十裏不對普通百姓開放,你若要觀賞池景,就改日再來吧——”

謝雲遞上那張金花名刺,淡淡道:“在下長A縣民謝雲。這裏有太子中舍人李公的名刺,煩勞通報。”

“李公?哪位李公?”中年文官本是眄視指使,及見這個穿著普通的少年居然拿出了金花名刺,這才整整截截地接過名刺看了起來。

待看到名刺上寫著“李昭道”三個大字後,中年文官頓時大驚失色,旋即謹聲問道:“不知閣下與李舍人的關係是?”

謝雲一怔,沉吟些許後才囁嚅道:“我是李公的弟子……”

“弟子?”對方眉頭一皺,頓時換成一副笑臉道:“原來如此,我看郎君楚楚謖謖、舉止嫻雅,這等過人風度倒是與李舍人一脈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