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建寧郡王(1 / 2)

馬球,古稱擊鞠,是騎在馬背上用長柄球槌拍擊木球的一種體育形式。這項運動早在中國的東漢時期就已經流行於中原,到了唐朝,由於李唐皇室的大力倡導,上至帝王權臣,下至走卒小販,無人不酷愛這項運動。

唐朝皇室酷愛馬球運動,唐王朝三百年間出了二十二位皇帝,其中便有十八個是馬球的愛好者。而穆宗李恒與敬宗李湛,甚至因打馬球而喪命。晚唐大廈將傾,昭宗李曄在六軍逃散時,還將十幾個馬球選手帶在身邊不離左右,可見當時唐朝宮廷中是如何沉湎於馬球了。

有唐一代,曆任皇帝球技都很高明。宣宗李忱擊球時每持鞠仗乘勢奔躍,運鞠於空中,連擊數百而馬馳不止,迅若雷電。這樣的馬球水平,連神策軍老將都自歎不如。而僖宗李儇則自稱“馬球狀元”。這位皇帝生性好玩,竟然以馬球賽的勝負決定西川節度使之職。

而在唐朝諸帝中,球技最高的則是當今皇帝李隆基。

當年唐中宗李顯在位時期,吐蕃派遣使者尚讚咄來長安迎接金城公主。唐中宗邀吐蕃使者觀看馬球比賽,尚讚咄見漢人打球技術一般,便要求與唐朝馬球隊比賽。中宗派臨淄王李隆基、駙馬楊慎交、武延秀等四人出戰吐蕃十人。開賽之後,李隆基往來奔馳如風回電激,揮動球杖,所向無敵,連連洞穿對手大門,並大獲全勝。這件事讓大唐皇室揚威域外,成為一時佳話。

如今李隆基雖老,但馬球癮不減當年。在真實的曆史上,明年天寶六載,李隆基就會頒詔規定軍隊須練馬球,由此馬球與軍事體育結緣。

這項運動到了明朝依舊盛行,明成祖、明宣宗都是此中高手。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運動才逐漸消亡。而在近現代,英、美、阿根廷、印度、中東等國至今仍喜愛這項運動。

謝雲前世曾在英國留學,對於打馬球這種運動倒也熟路輕轍。他在這方麵本有絕倫的天賦,捕捉戰機的能力和杖門的精準程度,曾令無數洋人深為讚絕。

此時他褪去寬袍大袖,換成一身緊身胡服,將馬尾紮結起來,額頭包著一條襆巾,倒也英姿颯爽。

此時李昭道同樣也換好衣服,大步走到謝雲身旁。他雖年近花甲,威風卻不減當年。

李昭道往謝雲身上打量幾眼,捋須大笑道:“不錯,還是人模人樣,倒是有老夫當年的神氣。”

謝雲聳了聳肩,展顏笑道:“前輩到底是在誇我,還是在貶損你自己?”

李昭道哈哈大笑,擺手道:“你隨我去見建寧郡王,切記不要失禮。”

建寧王李倓是太子李亨第三子。此人英毅勇武、才略過人,向是皇孫郡王裏的佼佼者。這次的馬球賽,李昭道與謝雲便被分配到這位年輕賢王名下。

謝雲點點頭,跟李昭道走到曲原高地上。那邊早已搭著許多營帳,營帳外頭都矗立著迎風招展的纛旗。李昭道走到營帳前,還未通報,一位紫衣青年早已先步出來相迎。

謝雲抬頭一望,卻見這紫衣男子身材高大,雙目炯炯有神,說不出來的英武俊氣。

“參見建寧郡王。”李昭道朝紫衣男子略一拱手。

“李學士切勿多禮。”李倓急忙扶起李昭道,微微笑道:“說起來您還是我的長輩,應該是小王向您見禮才是。”

謝雲微微一笑。這位建寧王態度謙遜溫和,看來倒不像是難以相處之人。

李倓朝李昭道深揖回禮後,旋即又將目光轉到謝雲身上。

“安樂坊民謝雲,參見建寧王。”謝雲心思玲瓏,連忙按著李昭道的禮儀,依樣畫瓢朝對方施了一禮。

李倓微微一愕,“這位是?”

“這位是陳郡謝雲。”李昭道輕輕一咳,道:“他今日隨老夫前來作畫。剛好球隊還有差額,老夫便讓他補上。”

“原來如此。”李倓點點頭,彬彬有禮朝謝雲拱了拱手,“謝郎不遠前來相助,小王不勝感激。”

“大王客氣了。”謝雲見對方謙光自抑、泰而不驕,心裏倒是生出一點好感。

李倓微笑道:“不知謝郎與李學士是什麼關係?”

謝雲不知怎麼回答。李昭道略微猶豫,勉強擠出笑容道:“他是老夫新收的弟子……”

“哦?”李倓微微訝然,展眼舒眉道:“我聽說李學士平生未收弟子,不想謝郎竟然能得到李學士的青眼。果然是豐標不凡。”

謝雲心裏哭笑不得。自己早上自稱是李昭道的弟子,原本隻是為了蒙糊別人。如今李昭道為抬高自己的身價,竟然幫他調謊。雖知是李昭道的支吾之詞,但謝雲還是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