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的朝陽踏著雲霞而來,掛在明德門高高的屋簷上。
明德門是長安城的正南門,位於朱雀大街的南端,規模宏大,是長安外郭最大的城門。每日,隨著太極宮承天門的鼓聲響起,明德門徐徐開啟,城外百姓以及各國商人紛紛由此進入長安城。
作為長安第一門,明德門的建製是最高級的五門道。其中最東西兩端的大門專為車馬出入通行,中間二門則供行人出入。至於正中的門道,則是專供皇帝通行的禦道。
按照大唐的慣例,邊疆將帥若入京獻俘,皇帝則會特例允許他們的車駕從正大門禦道通行,以示榮耀與尊寵。
此次三大節度使進京,自然也是按照此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他今日將帶著隴右的虎狼之師入京,押送著吐蕃俘虜在朱雀大街誇官三刻,然後沿著天街盡頭前往朱雀門獻俘。
老百姓都是好熱鬧的。從明德門到朱雀門之間的五千米長道,如今已是遍地人群水泄不通,彼此間項背相望,摩肩接踵。街上陣陣鑼鼓聲不停傳來,顯得十分喧囂。
臨街蒹葭樓上的一個雅間裏,謝雲與萬晨相對而坐。
注視著眼前青煙嫋嫋的茶爐,滿臉恬淡之色的萬晨微微笑道:“謝兄真是思慮周到。若非你提議到這樓上喝茶觀街,恐怕我們現在也不免有被擠之禍。”
謝雲輕輕一笑道:“隻是看個熱鬧而已,何必去跟老百姓腳尖踩腳跟地搶位置呢?無非是自討苦吃罷了……”
這是謝雲兩世為人領悟的小道理,無論是什麼熱鬧場合,跟百姓搶位置不過是自找麻煩罷了。
萬晨點點頭,看謝雲幾眼,有點欲言又止,但終於還是問道,“不知謝兄的詞曲作的如何?”
“萬兄果然還是來催促我的。”謝雲想想,笑著點了點頭:“倒是有些眉目,隻是還需要斟酌。畢竟填詞譜曲這種事也急不來,一味追求速度,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
萬晨正要出言,忽然聞得隔壁房間傳來一聲大呼:“看——河西軍進京了。”
謝雲與萬晨抬頭望去,隻見樓下明德門外的官道上早已騰起一股煙霧。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一股整齊的、響亮的戰馬踏步聲響也入耳而來。
“這就是河西軍的騎兵麼?”兩人的注意力被街上的喧囂聲所吸引,各自從窗簾後探出半個腦袋向下張望。
率先踏入長安大街的,並不是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的車駕,映入眼簾的各色旗幟上書就的是:“持節河西道支度營田等使、隴右群牧都使、經略大使、赤水軍使、押九姓諸藩部落大使、長行轉運使、武威郡都督攝禦史中丞王”一大行字。可見,如今進城的是河西節度使王倕。
河西節度司可算是盛唐建立最早的軍事督理區域。唐睿宗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自這時起才有了“節度使”之號。自開元以來,河西節度使又兼任赤水九姓、本道支度營田、經略使、長行轉運使等使職。集河西道諸州的軍事、營田、財政大權於一身,可謂顯赫無比。
如今河西節度使管兵七萬三千人,是沿邊十鎮中軍力排名第三的大鎮。其任務是斷隔吐蕃、突厥,維持河西走廊與絲綢之路的穩定。河西節度使的治所在涼州武威郡,轄地包括涼州、肅州、甘州、沙州、瓜州、會州等地,轄下的軍隊包括八軍三守捉,刁鬥森嚴地保衛著大唐的河西重地。
而河西節度使王倕本是文官出身,他在天寶元年與皇甫惟明分別接替了因丟失石堡城而被貶謫的蓋嘉運之職,且於當年奏破吐蕃漁海及遊弈等軍。他與皇甫惟明一樣,都是天寶時代文官出身的將帥新星。
謝雲抬頭望去,纛旗下地正緩緩策馬而行的正是河西節度使王倕。他約莫五十多歲的年紀,身子高高瘦瘦,披戴著明光大鎧高踞馬上。整個人顯得意氣風發、神采飛揚。
跟著他身後約莫五十來騎的河西牙兵,坐下都是清一色的栗色戰馬。見到這一幕,早已等候街道上的行人自然出聲歡呼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