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楊釗楊國忠(2 / 2)

雷萬青手抱琵琶,痛斥安祿山的罪惡。安祿山惱羞成怒,喝令手下用刀剜雷海青的嘴唇,雷海青仍罵不絕口,安祿山急令將其舌頭割掉。雷海青口含鮮血,忍著劇痛,拚盡全力將手中琵琶對準安祿山的頭部擲去!安祿山當殿受辱,氣急敗壞,立命刀斧手把雷海青綁到殿前,當場淩遲處死……

李隆基後來獲悉雷海青忠貞不屈的悲壯事跡,頒旨追贈他為“天下梨園都總管”,唐肅宗又加封為“太常寺卿”,受萬民祀拜。南宋末年端宗皇帝逃難時,又賜名為“田公元帥”,四時享受香火供祭。

簡而言之,眼前的雷萬春與他的義兄雷海青,都因為忠貞勇烈而被百姓奉入神壇,享受著華夏子孫千年萬載的香火供奉。

“原來如此。”雷萬春聽到萬晨認識他的兄長,灑然一笑道:“不知道這位小兄弟又是怎麼稱呼?”

“在下長安人萬晨。”萬晨微微拱手,卻是想到了什麼,主動為雷萬春說道:“雷樂正供奉梨園,雷兄想要見到他恐怕不是很容易……”

“咦?”雷萬春聽到這句話,一拍大腿,大大咧咧的鬱悶道:“那這樣又該如何是好……”

萬晨細長的手指輕輕敲著木案,目光往謝雲身上瞥了瞥,笑了笑道:“過些時候駙馬楊錡舉辦筵席,想來雷樂正也會奉旨到場彈奏。這位謝兄正好是楊駙馬的席上貴客,雷兄到時跟著他一同前去便可……”

…………………

與此同時,南內興慶宮。

一輛轆轆行駛的馬車停在宮闕東垣的金花門前,車簾微微掀起,一位身著深綠色章服的年輕男子緩緩跳下了馬車。

這男子看上去有三十歲,濃眉大眼,麵容清秀。倘若僅看相貌,那麼這位男子實在是難得豐神俊朗的美男子。

他便是今年長安官場的新起之秀楊釗,乃是當朝貴妃楊玉環的族兄。同時,他又是武則天時代那位絕世美男張易之的外甥。

楊釗今年被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引薦為監察禦史,又因楊家姐妹的關係,被李隆基任命為度支員外郎,兼侍禦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便身兼十五個使職,得以隨便出入禁中。

他快步走上台階,從腰間取出了一塊玉牌,這是進入興慶宮的憑據。門前衛士尚在檢查,這時,後麵忽然有人喊道:“原來是楊禦史,請稍等!”

楊釗回頭一看,訝然道:“這不是魚內監麼?”

來者是內謁者監魚朝恩,它是侍奉皇帝與楊貴妃的宮內宦官。楊釗不敢怠慢,忙走過去躬身施禮道:“原來是魚公公,不知呼喚下官有何緊事?”

魚朝恩露出一個受寵若驚的表情,連忙浮起楊釗道:“快快請起,楊禦史可是來覲見陛下的麼?”

楊釗稍微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魚朝恩笑道:“這可不巧了,陛下正在接見三位新入京的節度邊帥。今日兒恐怕沒有空閑召見楊禦史了。”

“三大邊帥進京……”楊釗恍然大悟道:“瞧我這記性,怎麼就忘了這件事了。”

他連忙上前對魚朝恩躬身施禮道:“多謝魚公公提醒,不知魚公公今晚是否有空,我願請您在宮外喝酒。”

魚朝恩搖搖頭:“恐怕要辜負楊禦史的好意了。不過咱家這邊倒是有一件要事想告訴楊禦史……”

“要事?”楊釗微微一訝。這魚朝恩原本便是自己在宮內的眼線,許多宮裏的消息要經過他嘴裏才可提前知曉。此時見魚朝恩故作神秘,楊釗心下了然。

他從懷裏掏出一小塊銀飾,偷偷放到魚朝恩手中,微微笑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還請魚公公不吝指教。”

魚朝恩精神一振,向楊釗身邊湊了湊,“方才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覲見陛下之時,當眾彈劾右相國專權弄政,且推薦了刑部尚書韋堅擔任宰相……”

“不知這可否算得上一件大事呢?”魚朝恩微微一笑,輕輕拍了拍楊釗的肩膀,旋即便離開往內宮裏走去。

楊釗大感愕然,望著魚朝恩的背影,細細地咀嚼著他這句話的深意。

須臾之後,他這才回過神來,大步走到自家馬車門窗前。

見楊釗折步而返,車中傳來一聲清昂的問詢道:“郎君這麼快就回來了?”

楊釗卻是想到了什麼,猛然跳入車中,坐定之後,臉上忽然浮起一道難以言喻的笑意,揮揮手道:“駕車!去平康坊的李相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