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這個漂浮在大海上的浮萍,終於找到了一條可以牽動它的線索,誰都想抓住,誰都想弄清楚那艘幽靈船上發生了什麼,誰都想知道那些沒有身份的人究竟是誰。
在經過了一天一夜幾乎不眠不休的工作之後,謝飛終於完成了對第十九號屍體的麵部重塑,一個二十五六歲、濃眉大眼的年輕人出現在計算機屏幕上。這張照片很快被打印了出來,大家按照照片與入住永興賓館的客人進行一一對照,很快,黃怡婷注意到照片上的人與半個月前入住永興賓館的一個叫黎宏的人十分相似。
重案組立刻與黎宏戶口所在地的民警部門取得聯係,消息很快反饋回來,據黎宏家人反映,黎宏已經離開家十八天了。謝飛立刻將黎宏的DNA與死者進行了比對,結果很快出來了,死者就是黎宏。根據這個情況,重案組立刻對黎宏展開了重點調查。
黎宏,二十五歲,浙江興烏市梅海村人,十五歲開始在海上作業,對於漁船十分熟悉,重案組懷疑黎宏極有可能是這艘漁船的船員之一。
重案組對黎宏進行了深入調查,很快他們發現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黎宏曾經在文叢的漁船上工作過。這個問題立刻引起重案組的高度重視,文叢的漁船丟失之後,海警部門曾經懷疑可能是被人偷走,因為漁船上一般會有定位裝置,以便有關部門掌握漁船的動向,然而那條船失蹤之後,定位裝置失靈,據文叢反映,當天晚上最後一個離開漁船的人正是黎宏。
有關部門經過對文叢的調查,發現文叢案發當晚在和幾個朋友喝酒,沒有作案時間,又因為找不到漁船,無法確定定位係統是在漁船遇到風浪的時候被破壞掉了,還是出於人為因素。因此文叢的嫌疑很快被排除掉了。
當天晚上,重案組召開了第三次案情分析會,調查案件已經持續了四天,吳華忠將這起案件的所有資料進行了彙總、梳理,最後確定黎宏極有可能參與了偷盜漁船,之後,他將漁船藏在了一個隱秘的所在,用以進行走私和偷渡。因此,下一步的辦案重點落在了對黎宏的調查上。
一方麵,沈玄、黃怡婷去賓館調查黎宏為什麼要住在永興賓館,在那裏他見過什麼人。另一方麵,宋一和卞虎去黎宏家裏調查,盡量找到那條漁船之前的藏身之所。
案件終於有了一些頭緒,所有人幹勁十足。
沈玄和黃怡婷很快來到了永興賓館,他們拿著黎宏的照片,讓賓館的服務員進行辨認。其中一個服務員對其印象深刻,主要是因為黎宏這個人出手一直很大方,據那個賓館服務員反映,與黎宏一起的還有兩個人,這三個人每個月都會來永興賓館住上一段時間。這點引起了沈玄的警覺,他立刻請那個賓館服務員在客人資料上進行辨認,很快確定了另外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興烏市人,一個叫王猛,一個叫張桐。
黃怡婷立刻調取了兩個人的資料,並聯係了當地民警。資料上顯示,這兩個人都曾經因組織偷渡被判入獄過,而王猛更是三進宮,屬於屢教不改之列。當地民警方麵傳來消息,這兩個人也與黎宏一樣,足有半個多月未回過家。謝飛迅速行動,去兩個人家中提取了DNA,與駕駛室內發現的兩具屍體進行了比對,結果證實,這兩具屍體正是王猛和張桐。
與此同時,宋一和卞虎在調查黎宏的時候,也得到了一個重要線索。據當地村民反映,在興烏附近有一處破舊的船廠,一年前那個船廠以低價賣給了一個買家,兩個人很快調查到,當時買走那個破舊船廠的是一個叫王猛的人。二人很快找到了那個船廠,那是一個一麵靠海一麵依山而建的船廠。在那個船廠中,兩個人發現了一些蹭掉的漆,經過檢驗部門的比對,這種漆與幽靈船上的漆是同一種。
案件調查至此,已經漸趨明朗。很明顯,這三個人在半年前那個暴風雨的晚上偷走了漁船,將漁船藏在了那個廢棄的船廠中,當風聲過去之後,幾個人開始以王猛為首,利用那條“失蹤”的漁船,做起了偷渡的生意。
然而,問題很快出現了,那就是最開始提出的幾個問題。既然他們是在偷渡,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漁船觸礁,死亡十五天的“偷渡者”,罪獸的襲擊,離奇的槍擊案,這一切該如何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