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現在就開始改變(1 / 2)

崔氏做錯了嗎?又或者她是對的?楊浩說不清楚,做為一個既得利益者,楊浩實在無法虛偽的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指責崔氏的行為。就如同崔氏所說的,如果今天崔氏沒有動作,那麼接下來就會是龐氏那裏出手了。自古以來酒色要人命,財帛動人心,更何況是秦王的爵位。

做為一個曆史係的學生,楊浩清楚的知道在中國古代官場中,對樣貌及身體條件的要求有多麼的苛刻。以唐朝為例,士子通過禮部的考試,在進士及策後,是不能直接授於官職的,而是必須再通過吏部選官這一關。而這選官的內容就是“身言書判”。

“書”“判”指的是書法和判文,唐朝要求一率使用正楷書寫答卷,個人的行書和草書寫的再好,也不能用的。字必須寫的漂亮,不然的話,即使文章寫的再好也照樣出局。到了明清時期,也並不是所有的正楷都可以,而是要用官方定的標準字體——館閣體,自己的楷書寫的再好再有風格,有時也會不被認同。

判文也就是判詞,要求應試者要熟悉當時的法律和法令,能夠對某一案件作出準確的判斷,結案時寫的判詞要漂亮。

書判都合格以後,才有考察“身”和“言”。所謂:身:就是身材相貌,要求應試者要相貌堂堂,相貌醜惡的人是無法通過的。清朝時期所謂相貌堂堂除了身材要在標準以上之外,臉形上也並不是僅僅英俊瀟灑就可以了,最標準的臉形是“國字臉”,其他臉形再好看也不是標準的。而言:就是應試者的言談舉止要得體,回答問題要流利,而且官話要講得好,不能使用方言,甚至鄉音太濃都是不合格的。隻有“身言書判”都合格以後,才可以報門下省審核擬排官職。

說簡單點就是古代當官要先筆試,再麵試,麵值隻看長相和當時的普通話。要是麵試不合格,一輩子都是個無崗無職的準公務員。

楊浩雖然不知道現在身處那個世界或是那個朝代,但看樣子似乎和中國古代相差並不大。對為官者的要求應該也差不多。

若單以相貌而論,楊浩覺得自己得滿分是沒問題的。若是問起楊浩自穿越以來最滿意的的是什麼?楊浩的回答一定是:這張臉!

雖然楊浩還不到兩歲,雖然現在用的銅鏡並不十分的清晰,但楊浩對自己的樣貌依然充滿了自信。有時候楊浩相信,單單憑現在這幅樣貌,若是回到現代社會,便足以秒殺一切雌性生物了。

自己怎麼可這這麼好看?楊浩不止一次的問自己。而最後,楊浩非常認真的將其歸結為基因的強大,以顯示自己對科學的尊重。很簡單的邏輯,爺爺是皇帝,所以奶奶一定很漂亮,奶奶很漂亮,生下的孩子,也就是秦王楊俊自然也不會差,而親王會娶個難看的王妃麼?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秦王妃崔氏當然是漂亮的一塌糊塗。所以做為第三代的楊浩,真的很好看。所以說在身材樣貌上,楊浩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最終的問題還是出在“言”上,或者說楊浩的問題是不能“言”。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王爺。楊浩自己想著都頭疼。雖然楊浩並不在意秦王世子的爵位,也不在意自己能不能說話,但很顯然,其他人在意。而且是非常在意。

雖然還不到兩歲,但秦王世子的封號事實上讓楊浩成為了王府中秦王妃一係的代表,不僅僅是他和崔氏,而是一個利益集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春盈才會那麼積極的通風報信。忠心護主也許是一方麵,但更重要的,是她的主人代表了她的利益。

胡值的上書隻不過是一個試探罷了,試探秦王的心意,試探崔氏的反應。他們不會幼稚到以為區區一次上書就能夠罷免一位王世子。但這卻是開了個頭,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現在秦王隻有楊浩一個兒子,自然不會理睬胡值,但如果秦王又有了個兒子呢?誰能保證那時的秦王對楊浩還會像現在一樣?誰能保證秦王不會想起今日胡值的上書?今日胡值所做的,就是在秦王楊俊的心裏埋下一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