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這個世界是充滿了意外的,這些意外有好的,有壞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善意的,有惡意的。有靠譜的,有完全不著調的。很多時候人們在遇到意外的都會懷著一種樸素的敬畏,就如同現在的崔氏一般。
在意外的發現楊浩能夠說話時起,崔氏就開始了她對諸天神佛的感謝,雖然她一向對秦王楊俊的禮佛活動感到深惡痛絕的。同樣的,崔氏也給了楊浩一個意外,那就是崔氏感謝名單讓楊浩意外的長,楊浩活了兩輩子,才第一次知道原來中國的神仙係統竟然如此龐大。看著興奮的有些語無倫次的崔氏,楊浩有點無奈,有點憐惜,也有點心疼,這個小姑娘,為人其實不錯的,不是嗎!。
過了半晌,崔氏的心情才稍稍平複,將懷中不斷扭動的楊浩放了下來。笑盈盈的訓斥道:“你這孩子,好沒良心,第一聲叫的卻不是娘,你那舅舅連麵都沒見過一次,難道比我這當娘的還好嗎?枉我這麼疼你了。”她口中這麼說著,神色間卻是歡喜無比。楊浩也不理他,苦著臉,躲在一旁,剛才崔氏有些激動,手上勁兒大了些,把他有點勒疼了。崔氏見他不理會自己,也不氣餒,繼續逗她道:“再叫一聲娘。”哪知這次,楊浩卻是理都不理,反倒又將旁邊的蟈蟈籠子拿了起來,遞到崔氏的眼前,嘴裏含糊不清的說道:“舅。。。。。。舅。”
崔氏一時間哭笑不得,也沒有領會楊浩到底是什麼意思,倒是一旁一直暗暗關注楊浩的秋泠,似乎理解了些什麼,向崔氏解釋道。“王妃,世子的意思好像是說,要將這個籠子給舅舅送去。莫不是,您方才和春盈的說話。叫他聽了去?”聽到秋泠這般說,崔氏心裏卻是半信半疑。不敢相信楊浩真的能夠聽懂自己和春盈的對話。哪知聽到秋泠的話,楊浩卻是連忙點起頭來,然後再次將蟈蟈籠子向崔氏遞了過來。同時嘴裏說道:“給,舅舅,禮物”。
崔氏頓時驚詫了,半晌沒有反應過來。如同當初剛剛中了彩票的楊浩一樣,張大了嘴,瞪圓了眼睛,整個人木在哪裏,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崔氏隻覺得幸福來的太快太猛烈了,幾乎讓她喘不過氣來。在短短的一天裏,楊浩不但學會說話了,而且還能聽懂別人講話了。不是小孩子那種習慣性的聽從,而是真的能夠理解別人話裏的意思。並且可以舉一反三,做出相應的回應了。
驚喜連連,這是崔氏給今天發生的事情下的定義,崔氏甚至開始懷疑,楊浩是不是真的如同春盈所說的一般,有天命護身。不然的話,如何解釋一個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小孩子,怎麼會在突然之間,就能夠講話了,而且還能聽懂並理解大人的話呢。
崔氏第一次覺得秦王楊俊對佛教的崇敬也許並非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她此時已經有了一些要去信仰點什麼的衝動了。這便是做母親的,在你有缺點的時候她會視而不見,在你有優點的時候,哪怕隻是一丁點,她也會把它無限的放大。其實就楊浩目前表現出來的情況來說,真的比同齡的孩子強不到哪裏去,最多算是懂事的稍微早了幾天罷了。但也隻是幾天而已,絕對算不上特別,像他這個年紀的孩子,一日三變,正是思維能力和理解力極速提高的時候,所以對於一個普通孩子來說,楊浩的表現絕對算不上有多麼出色,隻不過是崔氏即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又還沉浸在楊浩學會說話的驚喜中,所以自然而然的在心裏把楊浩的表現拔高了許多。這也是由於和楊浩現在的樣子和最開始時不會說話的情況差距過大的緣故。就好像一個一直考零分的孩子,突然有一天拿著八十分的考卷回家,那麼通常會發生兩種情況。如果他家長的第一個反應不是“你小子作弊的話”那麼就一定會是如同現在的崔氏一般“我家孩子是個天才。”
做為一個心潮澎湃到不能自已的母親,崔氏衝動了,於是她做了一件讓她自己後來想起來都覺得有些啼笑皆非的事情,那就是炫耀,玩兒了命的炫耀,因此崔氏一連下了三個命令,第一個命令是派人通知秦王楊俊,告訴他楊浩不但會說話了,而且連別人的對話也能聽得懂了。第二個命令,是安排人快馬加鞭去通知自己的兄長崔弘度。崔氏安排的匆忙,自然也,來不及寫信細說,所以隻是命人去傳個口訊,當然口訊中自然免不得有幾分炫耀和誇大;第三個命令,則是跟和尚有關的,那就是無論寺廟大小,上封城內所有的僧人,每人賞賜絹一匹,錢八百,衲衣一件,替秦王妃和王世子納福還願。其實崔氏哪裏許過什麼願,又何必去還,隻不過是她現在心情激蕩,多少有些神神叨叨的,隻不過是臨時抱佛腳,隨便給給自己編了個還願的名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