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時節已經是深秋,過不了幾天便是立冬了。天氣一天比一天涼,尤其是早晚,已經有些寒冷了。夜色也來得更早了些,才吃過晚飯不久,天色便已經黑透了。崔氏今日沒有去探望楊浩而是呆在房中等待著楊俊。
今日晌午的時候春盈已經打探到了聖旨的內容。當時陪同楊俊接旨得的秦王屬官人數眾多,這旨意又算不得什麼秘密,以春盈的身份打探起來自然是毫無難度。
此次旨意中的安排實在是有些出人意料,當然,他們也沒人知道楊俊曾經又給楊堅寫了一封申請當和尚的表章。誰也沒想到秦王會突然之間被調往襄州,而且是去襄州當什麼尚書令。山南道行台尚書省,以前聽也未曾聽說過,隻怕又是臨時設立的,目前大隋正在進行地方政製改革,由州、郡、縣三級改為州、縣兩級行政製,近幾年來,新建和撤銷的州郡讓人眼花繚亂,相應的官員和機構更是走馬燈一樣的不停輪換,常常出現有衙門在月初設立,而月中便被裁撤的情況。這個所謂的山南道行台尚書省想必也是此類的機構。
這個突然而來的消息對於歸屬於秦州官僚係統的官員們還要好接受一些,因為他們屬於朝廷派遣的秦州屬官,與秦王府其實沒有直接關係,楊俊的調離對他們而言,隻是換了個頂頭上司罷了。而對於王府的屬官來說,性質就完全的不同了。他們是由朝廷派遣專門來輔助楊俊的,可以說每個人腦袋頂上都刻著秦王府三個字與楊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是楊俊在皇帝麵前失了寵信,那麼他們這些人也絕對好過不了。所以王府中一時間人心惶惶,頗有幾分風雨欲來的架勢。
得知楊俊被調任山南道行台尚書令的時候,崔氏也是吃了一驚。出身於崔閥自小受到嚴格的教育,這點政治悟性崔氏又怎麼可能沒有。這其中的問題,崔氏自然一眼就能夠看的分明。
開皇楊堅的這個旨意下得很是巧妙。將楊俊從實權極大的秦州總管,調整為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也弄不清是是什麼的山南道行台尚書令。表麵上看上去楊俊似乎是被明升暗降變相的流放了。而且實際上楊俊的確是真的被流放了。但這樣的流放又顯得太過刻意了,刻意到每個人都能看出來楊俊是被皇帝陛下懲罰了。
這原本就是不應該出現在楊俊身上的一種安排,這種用虛職代替實職,事實上是一種架空並安撫權臣的做法。這類安排除了架空兩個字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安撫’。用一個榮耀的虛職和皇家的親近來表達對被架空官員的尊寵。也基本上是向其他官員表達了這樣一個意思,那就是,‘雖然他沒有實職了,但是皇帝依然給他撐腰,你們以後見了都要客氣點。’
所以說這種安排放在楊俊身上完全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當老子的把當兒子的實權給剝奪了,不管用什麼方式,都表示了楊堅對楊俊的不滿。和直接下旨斥責楊俊的效果是完全一樣的。所以說這種安排根本起不到哪怕一丁點兒安撫的作用,而楊堅卻偏偏這麼安排了,堂堂開皇陛下,一代大帝又怎麼可能犯這樣的低級失誤,所以隻能說明楊堅是另有用意。
在整篇聖旨中,沒有一句對楊俊的嗬責,反而獨孤皇後還特意安排李懷恩前來探視楊浩,並且攜帶了大量的賞賜。這便是從另一個角度暗示楊俊夫妻,沒有什麼關係的,皇帝依然寵信你們。
為什麼會這樣,在崔氏想來,剩下的可能性就隻有一個了,那就是皇帝是在殺雞儆猴,楊俊這個動不動就打算出家的王爺顯然就是一隻非常合適的雞。而猴子,自然就是太子楊勇和晉王楊廣了。
一方麵楊堅嚴懲了在宮中散布流言詆毀楊浩的一幹人等,另一方麵又把有些鬧情緒變相告狀的楊俊調為閑職,這顯然是做給別人看的,清楚的告訴所有人:別摻乎皇家的事情,就是就是皇帝的親兒子也有可能挨收拾的,楊俊是第一個,你們誰做第二個?。
可見楊堅對太子楊勇和晉王楊廣的明爭暗鬥也是有些煩心了。當然這與楊俊的上書要求出家的事情也是有直接關係的,正趕上楊堅在為偉楊勇和楊廣的事情煩心,你卻跳了出來繼續給楊堅添堵,於是自然而然的,楊俊就變成那隻殺給別人看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