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事材料技術主要是指那些用於製造各種先進軍事裝備或用於軍事裝備的發行的先進材料或新興材料的研製與應用技術。按材料的主要用途,軍用新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兩大類,其中結構材料又可分為金屬結構材料、陶瓷結構材料、高分子結構材料和複合材料;功能材料則可分為磁性材料、電子和光學材料、防熱材料、抗核、抗激光、抗粒子雲材料、隱身材料、阻尼材料、推進劑、炸藥或高能量密度材料以及新出現的智能材料和功能梯度材料等。近年來,還出現了結構材料功能化和功能材料結構化的趨勢,並形成了兼有多種功能的多功能材料。
彈體結構所用的材料,希望它輕而強。輕即密度小,強即強度高,剛度大。通常用比強度,比剛度來表示結構材料的這種綜合性能。
由於比強度、比剛度綜合示出了材料強度的大小和輕重,所以它們是衡量彈體結構材料性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當然,一般是希望它們的值越大越好。然而,結構材料的選用還有其他一些因素要考慮,如材料受溫度的影響程度,工藝性能以及價格和資源等。所以,選用材料也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
彈體結構材料,主要有鋁合金、鎂合金、合金鋼、鈦合金以及複合材料等。此外,還有非金屬材料。
導彈的武器係統
從二次大戰中德國采用V-1和V-2導彈以來,至今導彈武器係統得到很大的發展,主要是與常規武器相比,具有較高的作戰效率,在戰爭中發揮愈來愈多的作用,70年代的四次中東戰爭、80年代的英阿馬島戰爭、兩伊戰爭,以及最有代表性的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無不說明,導彈已成為左右戰場形勢,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導彈武器係統的基本概念
在現代戰爭中,飛機被擊落,坦克被摧毀,戰艦被擊沉,城市要地受到摧毀的威脅,以至對進攻導彈的攔截主要靠導彈來完成。因此,世界各國都把使用發展導彈的水平看作國防現代化的標誌,導彈在現代武器裝備中占據愈來愈重要的地位。
導彈是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製導係統導引、控製其飛行路線並導向目標的武器。它的彈頭可以是普通裝藥、核裝藥、化學戰劑、生物戰劑或其他破壞性裝置,其中普通裝藥的稱為常規導彈,核裝藥的稱為核導彈。
導彈武器係統通常由導彈、地麵(艦艇上或機上)製導控製和發射設備,以及維護支援設備等組成的武器係統。它與一般的常規兵器係統的不同點:
第一,導彈武器係統是用導彈殺傷目標的係統,主要特征為可進行飛行控製的彈丸或火箭,製導是導彈的基本特征。這裏應強調在飛行中控製導彈的飛行軌道,不是泛指各種裝備的控製,如單獨控製戰鬥部的引爆,發射後不能進行飛行彈道控製的火箭或自身沒有動力裝置的彈丸都不能列入導彈範疇。
第二,導彈武器係統是一整套能完成戰鬥和維護支援任務的設備總稱,除導彈外還應包括射前瞄準、飛行控製、指揮通信、運輸發射、維護檢測等設備。一般導彈武器係統的設備可分為直接作戰設備和支援維護設備,雖然有時導彈武器係統隻指直接作戰設備,但必須要把導彈武器係統和導彈加以區分。
二、導彈武器係統的特點
現代導彈武器係統的特點可以歸結為:
1)導彈與普通射擊武器如火炮、無控火箭相比,最主要特點是發射後要進行飛行控製,因此在彈上或彈外需要安裝相應的製導設備。
2)命中精度高。在導彈飛行中,導彈武器係統能修正各項起始偏差和目標機動造成的偏差,因此命中精度比彈丸不受控製的射擊武器高一個甚至幾個數量級,特別是現代精確製導的導彈,其製導精度可以達到直接碰撞坦克、飛機等目標的程度。
3)係統的自動化程度高。現代的導彈武器係統通常對導彈實施自動化製導和控製,包括自動的遙控指令控製和自動尋的控製,現代的導彈一般不需要操作手直接參與飛行控製,另外指揮控製和係統檢測等的自動化程度也很高,都采用現代的高速計算機控製及通信技術,以便實施快速作戰。
4)係統成本較高,但摧毀能力較強。對一個給定目標發射導彈的數量遠少於一般炮彈或無控火箭,如摧毀一架飛機發射的防空導彈數量通常隻需2~3發。故可達到較高的效費比。
5)係統綜合性強,現代導彈武器係統是一個多種設備協同工作的綜合係統。導彈武器係統的綜合效能不單體現在單個導彈,而且體現在係統各設備能協調有效地工作,進而體現在各種武器係統能組成一個體係協同作戰。
三、導彈武器係統在作戰中的用途與分類
導彈武器係統在作戰中有廣泛的用途,可為進攻性和防禦性,或者為戰術性和戰略性等作戰目的使用。
進攻性導彈有戰術導彈和戰略導彈。戰略導彈一般用於毀傷敵方重要戰略縱深(遠距離)目標,在戰爭未發生前構成對敵的戰略威脅,在戰爭剛開始時用於突然襲擊敵方戰略目標或用於戰略反擊。戰術導彈一般用於毀傷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目標或直接支援部隊戰鬥行動。戰術導彈的特點是:導彈的射程較小,如射程小於1000千米的近程或中近程地地導彈;戰鬥部一般為非核的,通常為普通裝藥戰鬥部,也可能為化學或生物彈頭等;隻能用作戰術性進攻,不構成戰略行動或戰略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