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英雄遲暮(1 / 1)

這是一個淒冷蕭瑟的涼秋,呼嘯而過的北風,席卷著樹梢僅剩的幾片枯黃殘葉。那曆經酷暑秋涼,至今仍依舊頑強吸附在樹枝的幾片樹葉,隨風搖曳不定,然而,終是抵不過無情的寒風,被風帶起,又飄落……

看著那幾片殘零的落葉,樹下那道略顯傴僂,久久佇立不動的身影,終於被驚醒,緩緩的轉過了身來,那是一張與身形極不匹配的臉,雖然被歲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卻依舊透露著威嚴與肅殺。

這正是“武安君”白起,歲月帶給他榮譽與罵名,也帶走了他強健的體魄。如今,這個遲暮的英雄現在內心很亂…很亂…。

白起已經在樹下靜靜的站了很久很久……是落葉驚擾了他,也是落葉點醒了他。

樹下的伏案上,一把古樸青銅劍擺在上麵,刃口處,卻閃著青銅器不該有的幽寒鋒芒。那是一把名劍,劍名“破軍”。是當年白起功拜將位之時,秦王親自賞賜給他的,跟隨白起出生入死,浴血沙場數十載。卻沒想到,如今秦王劍令賜死,居然也是要用它來終結自己的一生!正因為如此,白起那顆除了長平之戰再沒起過波瀾的“將心”亂了。

苦澀的抿了抿被風吹襲著的幹裂嘴唇,白起眼神中透露著無盡的悲涼與失落,卻依舊堅定的伸手,拿起了那把破軍劍,緩緩的架在了脖子上,鋒利的劍刃接觸著皮膚,刺骨的寒意從頸脖處傳來,那蒼老的身板卻沒有一絲一毫動搖。

這一刻白起腦海中浮現的,是昔日征戰沙場的一幕幕影像,因為少時,受幼年秦昭王救命之恩,故而興起報效國家之心。而後十幾歲入伍,一生戎馬,縱橫沙場數十餘載,曆經大大小小上百場戰役,未嚐一敗。收取城池多達九十餘座,手下亦是伏屍百萬,更因“長平之戰”世人皆稱其為“人屠”震懾諸國,威名赫赫。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萬骨枯,白起的一生,從入伍的稚嫩,到成為身經百戰的一代名將,可以說沾滿了鮮血,滿血手血腥,但這中間有太多對的心酸,有太多的無奈。

定了定思緒,白起慢慢的緊了緊握著破軍的右手,他知道表麵上他是威名赫赫,其實更多的是凶名而已。

世人都隻道他一生嗜殺,又有多少人能理解那隻是兩軍交戰不得以而為之,婦人之仁在戰場那是大忌。

就好比長平之戰,假如不殺那四十萬兵困馬乏的降軍,按戰俘處理方式,應當釋放其回國,可是,誰能保證這四十萬軍釋放之後,會不會吃飽喝足之後,就拿起兵器在下一座城等著!如若不釋放,四十萬軍隊的糧草何來,有一人會感激你不殺之恩,四十萬都會這麼想嗎?這是戰爭,不是小孩嬉戲,一步踏錯就是身後的數十萬軍隊,秦國的數百萬百姓,誰能負責?為將之道,理當如此。白起自認,為將之道他沒錯。

可惜世人大多不能理解作為一個戰場將軍的處境,隻會愚昧的說殺人就是殘暴嗜殺,永遠隻有等到降兵再次打過來才醒悟當初的行為是多麼的愚昧……

“罷了,罷了,秦昭王於我有恩,這條命本就是他救的,身為臣子,更是理當遵循君臣之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一生就還給他吧!隻願秦王善待我妻兒……

想到這裏,白起突然仰天一歎:“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雖乃因形勢所迫,非我願也,但殺了終究是殺了,這就足夠我白起死罪了!”話音剛落,白起握劍的手臂猛的一劃,劍鋒緊貼肌膚,劃過頸脖,帶起一道血劍,噴湧而出,在空中劃過,染紅了枯黃的落葉……

白起的身軀“砰”的倒在了樹下。

頸脖處,血花濺射著,在灰色的天空下,飄灑飛揚,浸透著黃色的落葉,透露著絲絲淒美,好像在訴說著白起絢爛的一生,又像在替白起對天控訴著他的悲涼……

在失去意識的那一刻,白起好像依稀記起了什麼,地府?閻…,魂魄?

又好像隱約間聽到了一些聲音…

“……煞……魂……,不可……過。”

“渡魂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