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1 / 2)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裏,後乃有三皇。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裏。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這是一段關於盤古的描述,劉易陽準備將其製作成片頭,讓人感受盤古的偉大,這一段影響將會是這部洪荒三部曲之中最為震撼的鏡頭。

實質上,這是他腦海之中不朽思維模擬按照自己最偉岸身軀變化為根基塑造,再賦予盤古剛陽、原始、混沌、粗獷的氣質,這將會劉易陽塑造最完美的形象,鏡頭會記錄他一萬八千歲身體變化,每一刻都會給予觀眾心靈上難以想象的震撼感。

他閉上眼睛,思維時空在模擬混沌,他見識過混沌,那是無時空區域地帶,也是時空線孕育之處,攪動的混沌絕非人類視線之中一片漆黑,劉易陽以時空領主之眸觀看混沌,並將其呈現影像之內。

創造了混沌,自然輪到了盤古,從混沌孕育盤古那一刻,坯胎內的盤古到醒來,以及他身體不斷成長,將混沌撐開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創世過程,劉易陽以一種歲月流逝眸光推演了這段影像。

而盤古開天,更是在思維時空之中,以一種近乎真實締造開天辟地場景,將他的思維記錄下來,形成影像。

但是這一段推演,若是按照人類思維觀看整個過程,需要一萬八千年時間,才能將這段影像看完。

而劉易陽要做的是十分鍾內,以一種見證者的眸光,將一萬八千年的時光濃縮到十分鍾,並且不會讓觀眾感到混亂,一直處於高能震撼狀態。

這一段影片的製作,化為了劉易陽十分鍾,不過,按照他思維運轉推演轉化為正常人水平,他這十分鍾相當於兩萬年,也就是說他為了這十分鍾的片頭,在思維時空駐留了兩萬年。

製作了盤古之後,自然是關於洪荒大地眾生的誕生,以及最先出場的龍鳳麒麟三首爭霸,鴻鈞入道成聖。

這一部電影接近三小時就這麼流逝,被劉易陽製作完成,儲存思維之中,將其轉化為程序,若是按照人類程序算法,這一部電影程序數據化超過三百T,如此龐大的數據,劉易陽專門為未來館建立了特殊的網絡傳輸渠道,應對未來館日後龐大的智能化數據。

“第一部電影超過一億二千萬角色,而這些在戰場上密密麻麻的角色,放大來開,每一位都是獨特的存在。”

就是如此誇張的一部電影,隻在一部三小時的電影之中出現。

第二部,隻要述說洪荒鴻鈞成聖之後,洪荒之中勢力交織,以及各種人物介紹,並形成獨特的故事,最後成型了,妖族掌天,巫族掌地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