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不是蓋在我們身上的印戳,而是我們天生就有的。忠誠的關鍵是奉獻。我們都深知,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活,我們內在的忠誠使我們完滿。仁慈源於整個世界,忠誠卻源於我們自己。
青年人的忠誠
忠誠是性格的標誌,但這是一個錯誤的比喻,因為忠誠不是蓋在我們身上的印戳,而是我們天生就有的。在曆史的不同時期或人生的不同階段,人們把他們的生命交付於“心之議院”中這個或那個的侍從管理。騎士時代是忠誠的年代,年輕人應屬於騎士時代,應忠誠於生活。也許,這個時代不是忠誠的時代。我們誤以為,使自己的一生愉快、幸福,是我們人生的主要職責;世界是為我們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我們被要求掌管世界而不是為之奉獻。好在僅在我們的心情最為低落時,我們才會如此認為。忠誠的關鍵是奉獻。我們都深知,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活,我們內在的忠誠使我們完滿。
我們已裝備了忠誠
我們對一些詩人、演員、神父有某種奇怪的忠誠,甘願拜倒在他們腳下,為他們奉獻。但忠誠就像我們體內存在的其他權力一樣,我們不能自由選擇。我們的體內已裝備了忠誠,它以責任的麵貌來到我們麵前,是否需要它,我們沒法選擇,我們隻可在盡忠與不盡忠之間作出選擇。萬幸的是,一個有主權的國家是人們盡忠的對象,我們忠誠地熱愛祖國,為國家作貢獻。
忠誠遠比享有忠誠重要
曆史上不乏忠誠和奉獻的例子。為了國家的緣故,多少人奉獻出自己的人格、生命和精力,以及自己的子孫。亨利?李先生便是忠誠的典範。我們抱怨他對一個無用的君主盡忠,但最後,由於忠誠,這位騎士獲得了比國王更高的名譽,因為忠誠遠比享有一個人的忠誠更為重要。我們已故的女王命令我們所有人忠誠,因為她自己過著忠誠的生活,把自己奉獻給她的人民,由此,她使我們生活得更好。
忠誠源於我們自己
仁慈源於整個世界,忠誠卻源於我們自己。無論我們對別國或別國的領袖評價多麼高,對我們國家的忠誠則在於我們自己。一些人貶低自己的出生地,而喜歡別國,認為外國的法律、君王、天氣等等一切都比本國好,這是一種對祖國的不忠誠。
對國家的忠誠
當人們自願離開自己的祖國,我不敢確定他們是否失去了道德品性。我們出生後,就不可避免地帶上了各種“關係”、各種“結”,它是我們完滿生活必不可少的。忠誠於祖國,愛國主義,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法律無行,苛捐雜稅,欺壓百姓,人們的心為祖國而灼痛。忠於祖國需要尊嚴、奉獻和決心。有尊嚴源於國家所體現的充滿智慧的知識,如曆史、法律、憲章等;體現在人民群眾中;體現在一個民族的力量及其劣勢中,而不是傲慢無禮地對待別國。有些國家的人自認為生而高貴,瞧不起別國;自認為本國政府比別國政府英明。這是多麼傲慢無知!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另一種傾向:有些卑鄙的人貶低自己的祖國、政府,認為它們的決策不英明有力,總認為外國的月亮比本國的圓。
忠誠的職責
如今我們對國家的忠誠不僅像思想家一樣,僅僅關注政府、社會所關心的問題,即使我們沒有在國會奉職,我們也應奉獻時間、精力,幫助我們居住地的地方政府改進。這種忠誠在現在顯得尤為可貴。國家需要我們時,我們應義不容辭。
對首領的忠誠
與中世紀對首領忠心耿耿的忠誠相比,我們的忠誠顯得很單薄。司各特講了一個故事,住在高地的養父,為了保全怯懦的年輕首領,犧牲了自己和九個兒子的生命。他被人們尊重、同情。這個故事雖以質樸的語言講述,但已成為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可喜的是,這種忠誠仍在我們中間存在。在工作中很少有人對上級反叛,人們總是以尊敬的態度談論長官。人們恪守“不作回答,不問原因,堅決服從,隨時奉獻”的原則。有些人確實因為某人所犯錯誤而趕赴黃泉;有些人對國王和國家的命令無條件服從,使他們忍受了長達五十年的非人生活,幾瀕死地,但他們無怨無悔。一群青年外交官,充當他們上司的秘書工作,其中一個自視才高的人,抱怨他的上司用鈴聲召喚他,但是另一個人深知“高貴的服從和驕傲的順服”,因而說,即便他的上司讓他擦鞋,他也會毫無猶豫地執行。忠誠的事例還有對家長、黨派、學校等等的忠誠。忠誠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