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爺說練武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勤學苦練才能有所成就,想速成那是難上加難;同時指出這也是現今武術界人數銳減的原因,民國時期那可大不一樣!
渃璃給我倆倒了茶,便下樓洗碗去了。
待她一走,老爺子就跟我訴起苦來:“小炎啊,你是不知道,丫頭記仇著呢。今天中午她有幾道菜做的不那麼夠味,鹽放多了點,我就說了一句‘這幾樣菜還是清淡點好’,嘿,沒想到這丫頭竟跟我較真,吃晚飯的時候蒙我說沒餃子了。剛才她說的話你也聽到了吧,唉,女大不中留啊!”
沒想到渃璃也有使小性子的時候,我暗覺好笑,嘴上卻安慰道:“您別往心裏去,渃璃她不是小氣的人。”
“嗨,我哪能不懂這個理,她是跟我親近才會耍耍小孩子氣,再說我都這麼一大把歲數了,怎會跟孫女輩的孩子計較,不過是看你在跟你囉嗦兩句。”叔爺豪爽的一揮手,表示並未在意。
“炒菜放多了鹽,難道是手藝不好嗎?她煮的餃子比餐館還要好吃,手藝應該沒得說啊。”
“丫頭的手藝嘛,怎麼說呢,有的食物做的很可口,比如她包的餃子;也有做的相對一般的菜肴,比如她中午炒的那幾個菜。或許是某些東西真的強求不得吧,她的才藝、長相都是上上之選,卻偏偏不愛笑,這一點煞是讓人惋惜啊。”叔爺喝了一口茶,臉上露出幾許惋惜的神色。
呃,渃璃不愛笑嗎?我看她經常微笑啊!
“您為什麼說她不愛笑呢?”
“這就要從小渃璃的經曆說起了,十幾歲的時候她爸媽把兄妹倆送到國外去讀書,為了培養兩人的獨立性,竟還不讓她爺爺派人過去照顧。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外語都還沒說熟呢,就被丟到國外去待了幾年,期間吃了多少苦怕是除了他們自己之外,再沒人知道了,所幸兩人都平安無事的長大,性子倒也獨立。”叔爺頓了一頓,問道,“對了,她有個哥哥你知道嗎?”
“知道。”我點點頭,心想原來渃璃十幾歲就去過國外啊,一時間對她既感到羨慕又感到同情。
“回國後,丫頭想跟她哥一起從軍,結果她爸媽說兄妹倆隻能有一個人參軍,不用多說這個人理所當然是她哥了。”叔爺邊說邊用手背敲打茶幾的邊沿,打的茶幾砰砰作響。
我很想問為什麼渃璃的爸媽會攔著她去當兵,但很明顯這是家庭私事,叔爺未必知道,故此就沒把這話問出口。
“參軍的願望落空後,渃璃沒吵鬧,去讀了大學。大學的時候跟一個小夥子看對眼,兩人處了好長一段時間,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卻又分手了,那些日子丫頭整整瘦了一圈。說起來到現在我還沒明白兩個孩子當初為什麼會分手,跟她處對象的小夥子我見過,也是軍人家庭出生,高大帥氣,身手也好,品性上佳,哎。自那之後渃璃再沒談過戀愛,人也消極了不少。子封倒是經常圍著她打轉,但那渾小子不爭氣,成天惹禍生非,丫頭是一百個看不上他的。”
看來渃璃過的並不是多麼如意啊!
咦,叔爺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我猶豫了一會兒,終究是吞吐著問出了心底的疑問。
叔爺開懷一笑,自豪無比的說道:“她奶奶過世的早,爺爺、爸爸則事務繁忙,媽媽又對兄妹倆頗為嚴厲,所以丫頭從小就跟我親,經常纏著我給她講行軍打仗的故事,或許這就是她想當兵的起因吧。”
我學著老爺子的動作給他倒了一杯茶,雙手捧著遞過去。
老人家笑嗬嗬的接過,問我要不要跟他學茶道。
呃...
咋聽這話,我尚未收回的雙手徑直僵在了空中,正不知如何作答時,恰巧渃璃端著果盤進了房間。
“叔爺、隨炎,吃點水果吧。”
呼。我暗地裏出了一口氣,心說幸好你來了。
“嗯”叔爺長長的拖了一個鼻音,佯裝不吃,“我老人家七點以後不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