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朝更代換,天下被瓜分,他冷眼看著這興盛衰敗,和他的貓一起。
他在那些年裏斷斷續續隻收了兩個弟子,一個叫做釋迦牟尼,另一個叫做李耳。
直到後來……
後來分久必合,一統天下已成局勢,秦已然將要君臨天下。
燕太子丹訪求天下名士鑄劍。
他心終究還是懷著天下,算出始皇帝後代必將荒淫無度,禍及天下,於是他去往蓬萊,取回一枚寶玉,名之曰“鑽”,是人謂之金剛石。
他用這金剛石雕刻成了一把短匕,並沁上了鳩血,鳩血滴落在匕上,猶如點點梅花,遂喚之落梅匕,第一次,第一次他企圖逆天。
……
“報公子,門外有一鑄劍師求見,言欲奉上寶劍於公子!”
堂內,一個身著華服的俊美男子,反身一愣,繼而大笑:“哈哈,這都是唬人的話,前幾日來的那位鑄劍師,說他鑄的劍能斬龍誅仙,誰知連鐵砧都未能斬斷,我看,他們就是想來騙銀子的。”
“怎敢虛言,確有其事!”
“也罷,帶他進來吧……”
“是!”
……
門外的鑄劍師身著一身道袍。
但他走進來時,卻施了一個佛禮。
當然丹什麼也沒看懂,畢竟這個戰國時期並無佛道二教,他隻是心中暗自納悶:此人衣著行為好是怪異!
丹問:“不知大師寶劍何在?”
那是一個檀木嵌玉八角盒,他輕輕打開盒子,一把幾乎透明的劍出現了……
燕太子丹本來心生懷疑,忽而看見此劍,瞬間眸生異彩:“這,天下竟有如此異寶!快,傳荊卿來!”
不久,門外便走進來一個人,頭束銀縷玉帶,一雙寒眸如月,這相貌……
他輕道:“寶劍何在?”
他忽然看見了八角盒中的匕首,寒眸露喜:“此劍,果真好劍!”
劍耀白芒,盈盈生彩,手持劍而斬鐵,如泥,削銅,如麵。
鑄劍師道:“異寶也,質地堅,淬鳩毒,毒烈,觸人即死,慎用。”
荊軻雙手持劍,大笑:“天助我也!有此寶劍,何愁去不了嬴政的狗命!”
他一共在那裏留了八十七天。
不久後,荊軻出征,臨至易水,令屠宰牛羊祭祀祖神。
他一時興起,提筆揮就一詩: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報強秦兮以報燕丹,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求劍易兮行刺難,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為黎民兮以護河山,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後三句純屬作者瞎編)
本一句淒涼之語起首,為變徵之聲,後三句突然起伏,臨別壯誌。
複為慷慨羽聲……
……
一日又一日,他坐在燕國行宮中等待消息。
他希望聽到荊軻的捷報。
但也許天真的不可逆,他終究還是得知荊軻刺秦王失敗。
燕丹落寞地走近,他身邊跟著一個孩子。
他勉強笑笑,知道一切皆是定數,伸出手,撫了撫孩子的頭發……
“小娃子,你叫什麼名字?”
“我是趙國人,叫趙高。”
燕丹長歎一聲:“大師,枉你辛苦鑄劍,我燕國也將不保,這孩子,是趙王的後代,你帶他走吧。”
他掐指算了算,突然眉間一動,露出一個淺淺的笑,他知道,這次並沒有失敗,秦王被傷了耳畔,這是因,種下因,自會有果的。
魚在河道,雖然改變不了水的走向,甩出的水滴,卻也許能在岸邊潤出一朵花來。
“對了,還不曾請教大師名諱……”
他淺淺一笑,挽著那孩子,慢慢消逝在空中,一點一點,燕丹才知道他是仙人,他淡淡留下一句話……
“我也無名,叫我徐夫人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