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
白繁拿著瓶子不知道去哪,最後他去找了團子,交代了兩句就離開了。
其實,他並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哪,在街上轉悠了大半個晚上,終於還是回了自己家。
羊脂玉瓶很輕巧,拿在手裏像是一摔就會碎掉一樣。
白繁將瓶子放在茶幾上,愣愣地看了很久。
龍井城就在裏麵,很快就會沒了。
他知道他現在應該找個地方埋了這個瓶子,或者幹脆丟進大海,任他這麼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白繁從沒殺過人,常年修行清規戒律甚多,如今修為已毀他也不必顧忌修行而忌殺生,更何況龍井城早已入魔。
四十九天,他能想明白很多事情。
關於龍井城,關於他自己。
最初那一世的時候,白繁從離開龍井城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白繁不是個長情的人,有時候他冷淡近乎冷酷,過去的事情放下得很輕易。
他其實貪戀溫暖,喜歡被愛著,不帶有占有欲的單純的被施與愛。
貓是需要愛的生物,肆無忌憚地享受著愛,可是卻很少付出,即便偶爾流露出溫柔,那也僅僅隻是為了獲得更多、更多的愛。
而白繁,他一直走在修行的路上,不曾為誰停留過。不涉及愛,因為害怕自己為因此變得猶疑和軟弱,即便隻是感覺到了一點點的溫暖,他也會很快強迫自己回頭,轉身就走。
不是不貪戀,隻是不敢貪戀。
那時候龍井城還是個廢柴小道士,被白繁捉了當小仆,起初鬧別扭,但是後來卻一直很盡心盡力地照顧白繁,燒得一手好菜,擅長打掃衛生,連花花草草也能照顧得很好。
白繁很喜歡那時候的生活,像是一個家一樣,房間每天都是纖塵不染的,打開窗子可以看到滿是花草的院子,每一頓都是讓人食指大動的飯菜,悶了才能找小道士發發牢騷,小道士總是一邊點頭一邊聽,從不反駁。
貓妖也會生病,有年白繁受了點風寒,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龍井城當即找了大夫給他看病,還一直在他身邊照顧著,渴了就倒水給他,整夜都趴在床邊守著他。白繁始終記得在他半夢半醒的時候額頭上總有一塊冰涼的濕布,朦朧之中還看得見龍井城擔憂的麵容。
那時候,白繁是感動的。他很早就離開了家一個人在外流浪修行,從沒有一個人對他這麼溫柔這麼照顧過,不是迫於他的淫威,而是出於內心的關愛。
可是溫暖終究不能長久。
白繁漸漸發現了龍井城越來越深沉越來越愛慕的眼神,他忽然想起母親的話,她說:沒有誰是能夠無怨無悔從始至終如一地付出著的,付出必然是為了取得回報,可能是金錢,可能是名利,也可能隻是被施與者相同的給予,一味的付出終有一天會疲憊,會絕望,直到放棄。白繁啊,你太倔強太要強,從來不懂得體諒,你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想一想,還有,要學會給予和放下。
白繁終究是沒有學會,他慌不擇路地逃了,丟下那個給了他溫暖回憶的地方,丟下了龍井城,繼續他流浪修行的路。
之後他遇上了很多人,也打敗過很多道士,有過很多仆人,可是沒有一個人像是龍井城這樣……不一樣,有哪裏不一樣,白繁說不出來,他們可以給他幹淨的屋子,給他美味的膳食,給他生機勃勃的花園,可是還是哪裏不一樣……
白繁也不知道,隻是明白他遺失了什麼。他也明白,他對不起一個人。
他欠了一個人很多東西,可是卻無法償還,他就像是個吝嗇的財主,明明家財萬貫卻不願意拿出來,捂著他的寶貝不願讓人見到。
就這樣,百年之後,白繁忽然想起龍井城。那個人應該死了吧。
隻是不知道,他活了多久,死在了哪裏,過得,可好?
或許他還在修道的路上,潛心道境從此不騖凡塵;或許他已然回歸塵世,娶妻生子兒孫滿堂;又或許……
隻是他沒有想到過,那個人找了他幾十年,癡心執拗,不知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