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打狗港與救美(1 / 2)

台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或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充足,水稻可一年兩收,分別是六月份與十一月份。

十一月份的林邊鄉,草是綠的,樹是綠的,唯有金色的稻田,風吹下,宛若璀璨喜人的波浪,給人以無限希望!

拿著吳亮自製的鐮刀,阿鶯母女,吳亮,壯孫,分成四行,在稻田中推移,所過之處,留下一座座金色小山與光禿禿的稻杆,昭示他們的勞動成果。

四人之中,阿鶯母親是與水稻打交道最多的人。然而,她並不是走在最前麵的那個。這輩子,第一次收稻子的吳亮,開在最前方,整整拉開三人六七米,且距離還在增加。不是阿鶯他們消極怠工,也不是吳亮逞強表現,隻因自己太有勁,隨隨便便就是收割機模式。

“吳亮大哥,你的鐮刀真好使!割稻子太鋒利了,簡直省了好多勁!”吳亮正在埋頭收稻子之際,傳來阿鶯婉轉動聽的聲音。

聽阿鶯誇自己,吳亮停下手中的鐮刀,站起身來,嘴角微微揚起,漾出好看的弧度:“阿鶯妹妹,鐮刀確實好鋒利,不要把手割到,要不我會心疼的。”吳亮打趣道,轉而,他意識到阿鶯母親與壯孫還在場,就補充道:“阿姨也是!”

阿鶯母親看了看吳亮,露出一個溫馨的微笑,應了一聲。

四人合力之下,加上吳亮這台收割機。一天的功夫,稻子已被收了三分之一有餘。按照現在的進度,無消兩天,稻子即可收完。

然而,收割稻子隻是第一步。捆稻子,挑稻子,脫粒,揚穀。其中大部分工作是女人幹不了的,她們隻能幫著打打下手。這些活均被吳亮與壯孫承包了。其實,換一種說法,大部分活都是吳亮幹的,壯孫僅僅幹了一丟丟。

要是普通人,第一次收稻子即承擔如此工作量,指定會活活累死的。不過,吳亮是練過長春經的人,不在普通人之列。幹這些活,對他來說,仍是在養花養草。

萍水相逢,吳亮為自家承擔這麼多。阿鶯一家人著實感動,在他們內心深處,吳亮已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

不過此刻,吳亮心中蕩漾著一絲漣漪。現在是一八八二年的十一月份,眼看中法戰爭即將爆發。自己還在小小魚村‘閑混著’,能為華夏作何貢獻?

這不是他的初衷!看來,他要去更大的地方,尋找發跡的機會。眼下,離自己最近的城池是打狗港,即21世紀的台灣高雄市。一八八二年的打狗港,也算得上繁榮。

“什麼?小哥你真的要走?”阿鶯父親坐在床上,渾濁的老眼中流露一絲不舍。他是一個耿直的農民漢,一時想不出用什麼詞挽留吳亮。

對阿鶯來說,這段時間的相處,她早已對吳亮產生了依賴感。吳亮的離去,讓她仿佛失去一件很重要的東西。然而,從吳亮的目光中,她看得出他的決心。她知道,挽留不如期盼。

“吳亮大哥,你還會回來嗎?”阿鶯的身體微微顫抖,倔強的淚水在眸子中打轉,仿佛在強烈傳達自己的不舍。

“哈哈,阿叔阿姨、還有小阿鶯,不要這樣,我現在可是你們家的一份子。我隻是外出雲遊的候鳥,這裏永遠是我的避風港。再說了,我的兩個弟弟---牛頓、艾斯坦,暫時還要借宿你們家,我怎會不再回來?”吳亮見氣氛僵硬,連忙撓撓頭,笑著說。說話間,還幫著阿鶯拭淚水。

聽吳亮這麼說,原本壓抑的氣氛緩和了些許。在阿鶯父母心中,吳亮是個不錯的孩子,他們甚至把他當作準女婿。既然他如此保證,他們也就放心了許多。

剛剛還雨帶梨花的阿鶯,見吳亮這麼說,紅腫的杏眼恢複了一些神采,甜甜地說道:“吳亮大哥,你要記得你說的話!你要是回來晚了,我就把你的兩個弟弟餓成瘦子。阿鶯說道做到!”說罷,阿鶯咯咯一笑。

牛頓、艾斯坦這對兄弟,對吳亮的離開也是依依不舍。他們隱隱認為是吳亮嫌他們笨,想要甩開這對累贅。好在,經過吳亮一番細心開導,兩人也就釋懷了。

經過阿鶯打探,最近村子裏要賣一批大米,而目的地正是打狗港。到時候,會有一艘大船在林邊鄉停靠。吳亮正好可以搭順風船。

臨走時,阿鶯母親東拚西湊,弄了十兩銀子,硬要塞給吳亮當作盤纏。吳亮知道這十兩銀子意味著什麼,一心拒絕,半開玩笑道:“阿姨,弄這些銀兩,還不如幹魚、飯團實在。再說了,這裏距打狗港這麼近,到了那,我還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沒有用到銀子的地方。”

兩人都很執意,無奈之下,吳亮隻好選擇折中之法,拿了五兩銀子。剩下的五兩銀子,說什麼也不要。

在林邊鄉的小碼頭上,正停著一艘大貨船。由於貨船隻停靠一個小時,好幾位工人正忙著搬運大米,不敢有絲毫耽擱。

此船除了裝載貨物,還兼職運輸一些乘客。所以,除了搬運工,還有一些不同裝扮的人登上船,加在一起大概有一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