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董卓傳(一)(1 / 2)

董卓從小生長在涼州,好結交羌人,性格豪爽,年輕時被征召為羽林郎,羽林郎是什麼什麼職位呢?

羽林郎是禁衛,保護皇帝安全的士兵。

為什麼董卓會被征召呢,曹操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郎,皇宮看門的,袁紹的第一份工作也郎官,皇宮站崗的,曹操的父親是大司農,袁紹的繼父是司空,董卓是為什麼能被僻為羽林郎的?

第一點:通過人際關係,有人說是董太後的侄兒,也有人說不知道八杆子打不到一塊,不過反正也是姓董的。

第二點:董卓少有名氣,力大無窮,騎射無雙,這種少年英雄被縣,郡舉薦到朝廷,任禁軍羽林郎合情合理,何況當時是董太後輔國,董卓也姓董,占了個便宜。

第三點:董卓的父親以前在穎川做過縣尉,他肯定是有自己的人脈,穎川多名士,董卓父親托個關係,把董卓搞京裏做羽林郎是很容易的事情。

公元166年,鮮卑人入塞與羌人聯合叛亂,朝廷委張奐為平匈中郎將去征討叛軍,這個時候張奐就需要對羌人的將領脅助自己,經過好友推薦,董卓便被張奐任用,調往軍中做軍司馬一職,一起前往平叛。

公元167年,叛軍掠犯三輔,張奐派董卓,尹端大破鮮卑與羌人聯軍,擒獲萬人,董卓被封為郎中,郎中相當於執兵宿衛。

公元168年,董卓被調任做縣令,蜀郡北部尉,校尉等職,都是沒幹多久就被罷免了,原因不詳,可能是與上司的關係無法融洽相處。

公元169年-184年之間,董卓被司徒袁隗征為掾吏,後出任並州刺史、河東郡太守。

董卓和袁紹的關係是非常好的,常常在一起論武,喝酒。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北中郎將盧植被罷免,任命董卓為東中郎將攻打張角,董卓攻打張角的根據地廣宗,二個月都沒有攻破,反而被張角所破,董卓被罷免至廷尉受審,被叛減死罪一等,後大赫天下,董卓得以赫免。

公元185年,涼州發生叛亂,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邊章等人以“討伐宦官”為名,進犯三輔。

朝廷令車騎將軍皇甫嵩領軍平叛,董卓被任命為中郎將從征,七月,皇甫嵩因作戰不利而被罷免。八月,朝廷拜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接管三輔軍區事務,執金吾袁滂為副。董卓為破虜將軍、周慎為蕩寇將軍。政府軍與叛軍在美陽縣對峙,張溫、董卓初戰不利。

張溫召見董卓,董卓姍姍來遲,張溫怪罪董卓,董卓還言語冒犯。張溫參軍孫堅見狀,勸張溫趁機殺掉董卓,以此立威,張溫不許。

十一月某夜,有流星劃過天空,光芒照進叛軍軍營中,驢馬都嘶鳴起來,叛軍認為這是不祥的征兆,準備退兵。董卓得知情況後大喜,次日,董卓與右扶風鮑鴻一同出擊,大破叛軍,斬首數千級。

叛軍敗回涼州金城郡榆中縣。張溫派遣周慎率三萬人追擊,董卓向張溫提出領兵接應周慎,張溫不許,讓董卓率三萬人討伐先零羌。董卓派遣別部司馬劉靖率四千人屯兵於安定郡,然後進軍,董卓軍在望垣縣北被羌人、匈奴人包圍,軍糧不足,形勢危急。董卓讓士兵在渭水中假裝攔水修堤,對外宣稱是捕魚,實際上讓軍隊快速從堤下通過。等叛軍發現後,已經追之不及。

當初張溫派出有六路人馬,其中五路人馬,包括周慎都以失敗告終,唯獨董卓的軍隊全員班師,屯兵於右扶風。朝廷因功封董卓為斄鄉侯,封邑一千戶。

公元189年,靈帝病重,封董卓為並州牧,董卓不肯交出軍隊,被黃甫嵩上奏,靈帝下旨斥責,因此董卓對黃甫嵩收懷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