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萬物凋零,火紅的楓葉被風吹起,隨風飄蕩,火的顏色,是如此醒目,悠揚的在空中起舞,淒豔而張揚。倒潑而下的大雨突然壓下,楓葉重重落在地麵,再也不能動彈。
雨中,三具棺材在一眾男子的簇擁下被抬來,他們步伐沉重,心情壓抑,每一步都走的是那麼的艱難,似乎腳上綁著千斤重物,每一步又都是那麼的認真,小心翼翼,他們都是死者的家屬好友,他們知道這是他們最後送他們一程了。
有人說秋天是個蕭瑟的季節,無論春天樹木多麼的蓬勃,百花爭豔,夏天又是多麼的果實累累,成長積澱,但是秋天都會被采摘,綠意不在,變得枯黃,隨風凋零。
這正如眼前的棺材,裏麵躺著的人曾都是長山的傑出弟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也曾意氣風發,劍指高天,有著一顆不凡的心,他們也曾功成名就,手起刀落間斬下窮凶極惡之徒的腦袋,搏殺大妖於深山老林之間,他們也曾站在最顯眼的地方,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崇拜,然而此刻,他們卻隻能靜靜的躺在那狹小的空間,不能動彈,不能說話,緊閉著雙眼。
任他們生前強大無匹,地位顯著,到頭來依舊擺脫不了死亡。灰暗的顏色,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繁華落幕,一紙悲秋。
“建軍啊,你怎麼就這麼走了,我就你這麼一個兒子啊,你就這麼走了,留下我和你爹還怎麼活啊。”一個中年婦女披麻戴孝,麵容敲碎,哭得淒切,淚如雨下。
她一身灰色的衣裳,披著白色的孝服,風雨中,她的身軀顯得消瘦而單薄。她是個普通百姓,自從兒子十二歲被選為秦家弟子,當時的她是多麼的興奮,多麼的自豪,他們家從小就地位低下,日子艱苦不說,還受盡欺淩,但是她卻知道從兒子被選中的那一刻起,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兒啊,以後在秦家要聽話,那不像家裏,一切要小心,萬事長個心眼,秦府的都是大人物,千萬不要輕易招惹。”這是秦建軍被秦家看重,將要離別的前一晚,她母親依依不舍,對他說的話,那天,她還特意殺了家裏唯一的雞,臨走前還塞了兩個剛煮熟的雞蛋給秦建軍。
當時的秦建軍卻是搖搖頭:“娘,別擔心,風少說了,有他一口就有我一口,跟著風少做事,我不會吃虧的,您就別操心了。”隨後他更是一笑,似乎在展望未來,拉著母親的手說道:“娘,您看著好了,有了秦家的栽培,總有一天,我也能功成名就,成為一個大人物,那時候再也沒人看不起我們,沒人敢欺負我們。”
猶記得,秦建軍說這話的時候咬著牙齒,說的斬釘截鐵。
也的確,秦家沒有虧待他,秦風也是對他極好,帶著他遠走他鄉,緝拿罪犯,深入大山,獵殺大妖……而他也是漸漸的有了名氣,他用自己的能力證明了自己,所有都不在低眼看他,三年前的三家會武,他更是奪得了三家第十的傲人成績,頒獎的時候,他站在萬人矚目的舞台,光芒耀眼,那一刻,他對著所有人喊出了“我叫秦建軍,我不是廢物,也不下賤,別人行,我也行。”
兩年前,出人意料的一戰爆發,他奮不顧身,更是硬撼虛天宮弟子,一戰成名,名聲達到了最高點,被秦蕭看重,當場宣布他為秦家的核心弟子。但是,那一戰,成就了他,卻也成為了他的最後一戰。
一切都是那麼突然,前一刻還因為實現了夢想而沾沾自喜,下一刻卻成為了一具冰冷的屍體。
現實便是如此,明天和死亡,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隆隆……”主席台上,一眾秦家的長老低低吟唱,那古老而拗澀的言語,在他們的吟唱中,整個祭台開始震動起來,震動越來越激烈,最後連整個文峰廣場都開始震動,像是一場小型的地震一般。
祭台下方,一個方圓一丈的光團出現,光團呈白色霧狀,緩緩的朦朧散盡,一扇紅色的門戶緩緩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門戶紅色,平鋪在地麵上,周圍白色光芒縈繞,端莊而沉重,古樸而深邃,卻透發出陣陣讓人心悸的氣息,平凡的門戶仿佛有著無盡的魔力。
“隆隆……”又是一陣震動,紅色的大門緩緩打開,慢慢消失在朦朧的光霧中。大雨傾盆,雨水四濺,濕了眾人的衣裳,地上的積水也漸漸的深了,朦朧的光霧周邊卻是滴水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