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徐州太守(1 / 3)

曹操這一退兵,徐州得救了,百姓們登時免了一場災難。陶謙甚喜,設宴款待眾將。劉備、關羽等人也在其中。陶謙舉起一杯酒,道:“此番徐州戰危,若非諸位齊心協力,力保徐州,老夫難辭其咎!今日設此宴席,一來為劉玄德等忠義之士接風洗塵;二來感謝諸位的大恩大德!”說完,便與眾人喝下這杯酒。

陶謙道:“諸位,老夫有一言,還請諸位做個見證。”眾人洗耳恭聽。陶謙又道:“老夫如今年邁多病,有子無才,不能擔當國家大任。玄德公乃漢室宗親,德高望重,老夫欲將徐州重任交與玄德公,相信徐州百姓亦會同意的。”劉備一驚,忙道:“不可不可。劉備此來援救徐州,乃為大義而來,無意占據徐州。若如此,我劉備豈非成了天下不義之人?”有些人暗自搖頭,認為劉備真乃仁義之士。隻聽糜竺說道:“玄德公,如今朝廷衰微,天下各路諸侯並起,建功立業,正在此時。徐州殷富,戶口百萬,玄德公若鎮守在此,正所謂‘英雄用武之地’也!我看玄德公還是莫要推辭了。”劉備道:“此事決計不可。”劉備一言回絕,甚是堅決,糜竺也無話可說。

在座的眾人大多都勸了劉備幾句,劉備對陶謙道:“府君,袁術袁公路兵多將廣,眾望所歸,如今近在淮南,何不將徐州讓與他?”陶謙道:“袁術此人,何足掛齒?徐州為難,他近在咫尺卻不來相救,老夫怎敢放心將徐州讓與他?玄德公,今日之事乃天賜良機,還是莫要推辭了吧。”劉備有些怒氣,道:“不可,萬萬不可!”一側頭,表情上略顯怒意。

眾人相對而視,不知如何是好。劉備身旁的關羽、張飛等人也在商議,張飛豪爽大聲道:“玄德,既然陶恭祖誠心相讓,為何不收啊?又不是我等強要他徐州,你為何這般苦苦拒絕呢?”劉備怒道:“難道你們亦想陷我於不義之地嗎?”張飛無話可說,關羽也不想多言。趙雲和公孫寶月對望一眼,公孫寶月不理不睬,她就當是看戲,結果如何與她無關。劉備又對陶謙說道:“府君,想讓徐州之事,劉備絕不能從命!”

陶謙撫了撫胡須,道:“既然玄德公不願接手徐州,老夫也就不再勉強。徐州附近有一小城,名叫‘小沛’,可讓玄德公暫且屯兵,以防曹操卷土重來,如何?”劉備仍是猶豫不決,隻聽糜竺道:“這玄德公就不必推讓了吧,徐州百姓百姓也好放心了。”劉備拱手道:“多謝府君!”陶謙微笑點點頭,但心中仍有遺憾。

劉備等人出去後,率領麾下將兵前往小沛。在路上時,張飛說道:“玄德,你這人就是心太善,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劉備道:“我來救徐州,並非是為圖徐州而來,若是接下徐州,豈不是讓天下英雄恥笑嗎?”張飛哼一聲,不說話。趙雲道:“我看陶恭祖年邁多病,又日日操勞徐州之事,此番經曆一場大戰,我想他恐怕撐不了多久了。”劉備道:“子龍兄弟的意思是……”趙雲道:“看陶恭祖的意思,是誠心要將徐州相讓,就連文武官員亦有如此感想。我等此來救徐州,玄德兄更是深受百姓愛戴。若是陶恭祖一去,徐州一職,非玄德兄莫屬。”張飛應道:“子龍兄弟說得對,那咱們就晚一些再領徐州。”趙雲笑道:“我可沒這意思,隻是想說,徐州早晚都會歸玄德兄所有。”劉備歎了一息,不知該說什麼。

眾人到了小沛之後,知道他們都是援救徐州的英雄,關羽、張飛、趙雲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對他們是愛戴有加,巴不得他們來小沛。劉備做上小沛之首,對百姓十分關愛,關羽、張飛一日沒事就在練兵,或者二人比武切磋,趙雲和公孫寶月也在一旁協助他們。

沒過幾日,便見陶謙手下的謀士陳登來此,劉備連忙迎接。隻見陳登甚是著急,道:“玄德公,快快隨我去徐州。”劉備道:“為何如此緊急,莫非曹操卷土重來了?”陳登搖頭道:“非也!府君他……他……”原來陶謙這幾日身體一直不好,本來就年邁多病,經過一場大戰之後,更是疲勞過甚,今日再也支撐不住,恐怕將要駕鶴西去。特命陳登前來小沛請劉備前去,做最後的遺囑。

劉備立刻率領眾人趕到了徐州,見陶謙臥床不起,臉色蒼白,奄奄一息,看來撐不過今天了。劉備連忙上前,握住他的手,道:“府君,你……你這是……”陶謙歎了一息,道:“老夫已撐不了……”話未說完,便咳嗽起來。劉備忙道:“府君安心靜養,我這便去請大夫。”陶謙道:“不了,老夫自己的身體,老夫自己清楚。”又咳嗽兩聲,道:“如今天子在山東,曹操已經回去,若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天下大權,那時他再來複仇,徐州岌岌可危啊……”說到這裏比較激動,又咳嗽了幾聲,又道:“萬望玄德公可憐可憐無辜百姓,以大局為重,以……天下蒼生為重啊!”劉備已經猜到陶謙的意思,但不知該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