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荀彧在許昌發來書信,希望他再次堅持起來,因為袁紹阻礙統一的大勢,已經將自己擺在了不利的一方麵。袁紹傾巢而出,孤注一擲,這是鐵了心要和您決一死戰啊!他是絕不會善罷甘休,更絕不會半途而廢的。現在的形式是以最弱對付最強的,如果不能戰勝,就一定會被消滅幹淨,沒有第三種可能。
荀彧的回信,最後一句話是非常有用的:“曹公啊曹公,成敗就在此一舉了!袁紹不過布衣之雄,明公卻是神武明哲,何況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哪裏有不成功的道理?”
賈詡更是主張曹操一定要打下去。他對曹操說:“明公的智慧超過袁紹,勇敢超過袁紹,用人超過袁紹,決斷超過袁紹。有著四大優勢,卻半年不能戰勝袁紹,原因就在主公總想萬無一失。其實,隻要一鼓作氣,抓住機遇,片刻功夫就可以大功告成。
緊接著,曹操和袁紹就迎來了官渡之戰的第三階段——轉折階段。這一階段有三大標誌,這三大標誌,就影響著袁紹的判斷。
第一個標誌,是劉備這個馬術冠軍(因為古代人都是騎馬)再次出逃。劉備從汝南逃回袁紹大本營之後,就想袁紹建議應該聯合劉表。
於是袁紹命令劉備帶領著自己的本隊在汝南恢複兵陣,劉備趕緊溜之大吉。劉備逃走,一共有兩種原因主宰。第一種原因是劉備兵敗汝南逃回黎陽,之後,袁紹臉色不好看。畢竟自己的愛將關雲長劈死了袁紹的將領顏良,而文醜又是和劉備一起進攻曹操的時候,被曹操的亂軍殺死,劉備當時不講義氣,逃走了。我認為這件事情應該算是劉備溜之大吉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就是劉備的靈感起了作用。劉備已經習慣了寄人籬下的日子,這也就保證他有了一種預知的靈感。他曾經投靠公孫瓚攻打過袁紹,投靠過陶謙攻打曹操,投靠曹操攻殺呂布,現在又在投靠袁紹攻打曹操。現在劉備已經知道袁紹遲早是要倒台的,所以必須再尋明主。
第二個標誌就是許攸叛逃,這一點大家想必都知道,因為袁紹既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又不能聽取他的意見,奸臣審配又逮捕了他的妻子和孩子,這三點真是不可忍耐!
許攸一走,袁紹的大虧就吃定了,曹操卻得到了一個大便宜。許攸的作用和《神探狄仁傑係列》的狄春的作用是一個樣子,他不僅是袁紹的老人,而且足智多謀,還有更絕的就是他掌握著袁紹的許多情報。相當於特高科的機關長。
許攸一到曹營,為曹操出了“火燒烏巢”的計策,這個計策就是《三國演義》記載的那個樣子。曹操親自率軍來到烏巢,烏巢是袁紹的軍糧庫,但是袁紹認為城池最要緊,並沒有派重兵把守。
曹操化裝成袁紹的軍隊,人銜枚,馬縛口,趁夜色,抄小路,急行軍奇襲烏巢,結果袁紹的軍需物資和後勤設備完全被毀。
第三個標誌就是張郃反了,張郃之所以最終死在了司馬懿的陰謀之上,是因為他的武功絕不在曹洪曹仁之下。
那麼,張合又是如何反叛的呢?
請看下集:曆史決定之戰(1-c)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