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目標式管理: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寧(1 / 3)

2010年6月,李寧品牌重塑完成,回歸專業運動。這結束了李寧公司自2003年以來的一個內部爭論:是更專業,還是更時尚?李寧一度猶豫不決,這一戰略搖擺讓李寧錯失發展機會,其中國市場份額先後被耐克和阿迪達斯超越。

所以李寧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先打造國際品牌,再開拓國際市場。從2009年開始的新五年計劃中,李寧公司的目標是,從耐克手中重新奪回中國市場銷售冠軍的位置。在2014~2018年的下一個五年,李寧公司的願景目標就是進入世界排名前五位的體育用品製造商之列,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品牌。

李寧認為在企業運營中,明確發展目標的意義重大,因為目標引導企業向前發展,實現了近期目標;又為下一個新的目標打好基礎。李寧說:“在企業裏做事情一定要有目標,有些人嘴上說不在乎結果,那麼還要目標幹什麼呢?不過,知道一個目標結束了,你是否應當及時樹立新的目標?一個目標之後還有新的目標,一個追求結束後還有新的追求,由此上一個目標和以往的成就變成了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所以對於有些東西,一定要學會放下,保持平常心,而對於另一些東西則要勇敢地堅持,看你怎樣取舍。”

在這場商業“奧運會”運動場上,李寧品牌將與耐克、阿迪達斯、匡威、安踏、卡帕、彪馬、特步、361度、鴻星爾克等眾多品牌展開激烈角逐。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馬拉鬆比賽,最後的冠軍屬於那些韌性好、耐力強、綜合素質好的公司。

企業的未來藍圖、願景目標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樣明亮誘人,然而在陶醉於未來之餘,尋找實現目標的手段、開發創新模式才是正道。李寧說: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寧。

“中國的耐克”,就是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第一品牌;“世界的李寧”,就是升級為國際知名品牌,並在國際體育用品製造商中名列前茅。李寧公司要想實現“飛天攬月”,就要製造品牌“飛船”、加強品牌影響力,規模產能和分銷渠道形成火箭推力,再培養專業“宇航員”、管理人員掌控前進方向,才能最終抵達目的地,奪取勝利的桂冠。

李寧公司為了實現“進入世界排名前五位的體育用品製造商之列”這一願景目標,主要從4個方麵進行努力:精於體育營銷,專注於體育用品行業,多品牌管理,優化公司治理結構。

1.精於體育營銷

“源於體育,用於體育”,自1990年創業起,李寧公司就秉承這一理念,開始構築其體育營銷的係統工程。李寧的體育營銷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讚助各類體育賽事,提供各類體育用品;二是主辦或承辦一些體育賽事,與運動明星合作擴大品牌影響力,引領體育消費時尚。

李寧認為體育運動和品牌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消費者一旦參加體育運動,就是使用品牌的過程。這就是體育營銷的關鍵所在,讓品牌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體育運動。

李寧挺身進入體育營銷領域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讚助體育賽事,然後為體育賽事提供各種體育用品。李寧公司成立20年,讚助過的體育賽事數不勝數。在2004年8月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李寧公司第四次讚助中國奧運代表團。這是李寧公司包裝明星的“世界明星賽”。

通過讚助這些賽事,李寧品牌頻頻曝光在體育賽事的鎂光燈下,品牌影響力日益強大。值得注意的是,讚助體育賽事有利於提高品牌影響力,但是不能創造影響力。李寧品牌的影響力靠的是品牌自身推陳出新的活力基因、獨立鮮明的性格和專業運動的體育精神,並不是單純依靠讚助體育賽事、搞名人效應所能完成的。李寧說:“我認為一個品牌公司要有自己的基因和獨立的性格,我們所有的員工、投資人、消費者都聚焦於它,而不是與我李寧本人有什麼關係,閃光燈老對著我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

李寧公司主辦或承辦的體育賽事往往冠以“李寧杯”這個品牌頭銜。如2004李寧杯城際對抗賽、2006~2007李寧杯大學生足球聯賽、李寧·2009中國羽毛球公開賽等。這些打著李寧品牌的賽事,逐漸成為國內專業體育運動和時尚休閑活動的風向標。在體育賽事的進行階段,各種媒體的報道讓李寧品牌獲得更為廣泛的關注度。同時,李寧公司將各種運動服、運動鞋和配件銷售出去,實現品牌和利潤雙豐收。

李寧認為利用自身的體育知識、體育資源融入到公司的發展中,是一個有利的條件,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優勢,而忽視了董事長的職業化要求。李寧說:“我們公司是做體育品牌的,所以我的體育知識、體育資源可以融入到公司的發展當中,隻是這樣的巧合而已。董事長也有職業要求,不是說你想怎麼講話就怎麼講話,想離開就可以離開的。如果你給公司帶來的不是貢獻而是消耗,對股東也沒有好處。”

1993年,已經開辦公司的李寧出演了香港動作片《七金剛》,他作為男一號一出場就先在橫杠上單臂大回環三圈,然後飛起一腳將劫匪踹翻,拍拍手仰著頭說:“我就喜歡破紀錄。”這部電影的導演程小東15年後又一次和李寧合作,也就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把李寧吊到鳥巢上空點火。這些表演都是一種體育營銷方式。李寧認為:“不論是演戲還是經商,都是體驗人生的方式。”李寧之所以演戲,是因為這些活動能為公司作貢獻,宣傳企業品牌。他說:“品牌公司需要這樣的模式,盡管我是董事長、創始人、運動員,也要給這個公司作貢獻,但是李寧牌是李寧牌,李寧是李寧。我該做的事一樣沒有少做,我的生活方式也一樣輕鬆,我不是靠表演為生的。演員才要站在熒幕之前,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

李寧公司還與世界級的運動員合作,利用明星效應增強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李寧品牌的明星效應,就是通過顯赫一時的體育大明星(最好是國際級)代言相關品牌產品,讓廣大觀眾在觀看體育賽事的時候,潛移默化地接受李寧品牌形象。

中國企業與世界級運動員合作並沒有什麼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李寧一直在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以適應市場的發展要求。在合作上,李寧堅持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讓別人舒服,自己也輕鬆。李寧說:“我一開始做企業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好在堅持了下來,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但是說到做人,還是要學會放鬆,讓別人舒服,自己也輕鬆,才能享受整個過程。但這一定是發自內心的,否則刻意的放鬆會讓自己和別人都感覺很累。”

李寧1990年成立公司,20年以來,一直注重通過明星代言來進行品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