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唐詩,都是文人學子的風雅之作,自古流傳,風采絕倫。但在唐朝,另有一名特殊的詩人.寫了一些風味特殊的詩,也流傳至今。這就是張打油和他的“打油詩”。

張打油生活於中唐時代,在當時,他的一些詩作就小有名氣,如他的《詠雪》詩:

江山一籠統,井口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通篇詠雪而無一個雪字,可見張打油作此詩是頗動過一番腦筋的。

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剛進大門,就看見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麵寫了一首詩:

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睛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大官大怒,誰竟敢在宗祠上寫這樣荒唐可笑的“歪詩”,立即命令左右:查清做詩之人,重重治罪。有位師爺稟報:“大人不用查了,看這詩的口氣,一定是那個張打油。”

於是張打油被揪了來,他聽了大官的嗬斥,上前一揖,不緊不慢地說道:“大人,我張打油的確愛謅幾句詩,但本事再不濟,也不會寫出這類詩來。不信,小的情願麵試。”

大人一聽,口氣不小,決定試張打油一下。正好那時安祿山兵困南陽郡,於是便以此為題,要張打油吟詩一首。張打油也不謙讓,張口便吟道:

百萬賊兵困南陽

那位大人一聽,連說:“好氣魄,起句便不平常!”

張打油微微一笑,再吟:

也無援救也無糧

大人摸了摸胡子,說:“倒也差強人意,再念。”

於是,張打油一氣嗬成後三句: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喊娘的喊娘!

這幾句,與‘‘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如出一轍,大家聽了,哄堂大笑,連這位大官也被逗樂了,於是饒了張打油,張打油也從此遠近聞名。

後來,人們把一些以俚語俗話入詩,不講平仄對仗,所謂‘‘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詩作,統統稱為“打油詩”。打油詩幽默詼諧,以口語傳神,自有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