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回洛陽(1 / 2)

楊旭等人回到小城後,城內百姓得知楊旭等人不僅把人給救了回來,沒想到就連青牛寨的山賊也被剿滅了。

數日後,楊旭等人離開了小城,繼續往洛陽方向而去。隻是眾人中多了一人,便是太史慈。

洛陽城,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東西七裏,南北九裏。城內宮殿、台觀、府藏、寺舍,凡有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九間。關於東漢洛陽城的布局,班固在《東都賦》這樣描述:

“師兄這就是洛陽城嗎?”趙雲看著碩大的洛陽城激動道。

“沒錯,洛陽我楊旭回來了!”楊旭道。

當然這也不能怪趙雲,因為楊旭就是出聲有洛陽,馬超以前也來過洛陽,而太史慈遊曆了數年,也見了些世麵。而趙雲子小就在山上學藝,所以難免有些失態。

不過不光趙雲,就是楊旭七年沒有回過洛陽,如今在看著洛陽城,也有些震懾心神。

在楊旭前世記憶中的洛陽城,是舉世聞名世界級古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武周、唐末、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朝的都城。

沿洛水之北自東向西洛河兩岸,於不足30公裏的範圍內,現存城址有夏都斟鄩二裏頭遺址、商都西亳偃師商城遺址,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及隋唐洛陽城遺址,人稱"五都貫洛"。都城遺址分布密集,聯係密切,時間跨度大,在全世界罕見。

洛陽素有“九朝古都”之稱,為帝王之州、華夏文明發祥之地。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多年,是中國有史以來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東漢洛陽城遺址

東漢洛陽城位於東周王城的故址,在今洛陽市東15公裏白馬寺以東,北依邙山,南臨洛水。西漢以洛陽為陪都,曾在此建造宮殿,東漢開國後建都於此。東漢洛陽城南北長九裏七十步,東西寬六裏十步,通稱“九六城”,平麵為長方形,有12座城門。

城的總體布局是在縱向軸線上,依西漢舊宮經營南北二宮,兩宮相距一裏,其間以三條複道相連。南宮南北長約1300米,東西寬約1000米;北宮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200米。以後又陸續添建東西二宮。主要宮殿在南宮,規模較西漢長安的宮殿為小。主要官署設在南宮附近,太廟等祭祀建築劃在城南。全城有街道24條,大致為方格網形,分劃出100多個閭裏。街道兩側種植栗、梓、桐等行道樹。

城內外各有皇家苑囿七八處,如芳林苑、上林苑等,以單圭靈昆苑為最大,周圍11裏。還有一些貴族的私家園林。

來到洛陽城下的楊旭看著已經愣住的眾人道:“別愣著了,進城吧!”

七年沒見父母,楊旭的心裏有些忐忑,或許這就是近鄉情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