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一個周,簡祁都在倒騰這些竹簡。期間皇帝隻見了一麵,也沒說什麼話,看得出來,皇帝還是比較傳統的那種父親,話很少,緘默穩重而不失豪放。簡祁覺得當皇帝很不容易,恩,首先忍著話不說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
竹簡很多,除了專門的地方放,皇宮到處都是,雖然放的到處都是,但是可見當時人對待書還是很認真的,沒有人為破壞的情況出現,保存的還比較好,不過簡祁覺得這和皇帝對書的態度還是有關係的,簡祁穿越過來非真正意義上的父親,姑且稱作便宜父親,平時還是很喜歡書的,這些書估計也是平時到處搜刮的。
簡祁不僅挑,還做些分類,至於詳細統計就沒必要了,簡祁懶得給自己找事做。為了做這事,簡祁還特別找皇帝要了幾個讀書多的,用來認字。大多的竹簡都沒什麼用,有用的信息很少,但是反饋的信息很多,比如很多竹簡是講經義儒學的,可見當時刻這些竹簡的人還是希望自己對經義的解讀注釋能流傳下去,令人不由得想起刻竹簡的艱辛和文化傳承的魅力,不過簡祁對這些沒興趣,他又不想考科舉。還有不少是記錄功績和歌功頌德的,雖然有點用簡祁也沒耐心去看。相對的是它的竹簡很少,簡祁來說感興趣的是這部分。
《公輸》恩,墨家的東西……“恩?文字的?不要。等等,先放一邊,等下搬走。”
醫書……“醫書不要,有用,先搬回去”
道家煉丹術……“我擦,這都有,確實有些好東西啊,放一邊先,搬走。”
兵法……“不要,哥打仗還要兵法?搬走。”
星象曆法……“不要,不是一個級別的。也搬走。”
史考……“對,就要這個。搬走。”
研究很久之後,簡祁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竹簡全部搬走。
竹簡應該都算寶貝,雖然大襄已經普遍使用紙質書,但是這些竹簡無疑更有價值,無論從內容還是竹簡本身來說,簡祁覺得應該把這些竹簡先帶回去抄成紙的,抄完再放回去。總之陸陸續續一個星期才整理歸類,前期先弄了滿滿八車拉回家,準備抄完再來拉。
皇帝,好吧,簡祁承認他對這個便宜老子還是有點抵製的,也不太想稱呼他,更不想見他,不過皇帝知道竹簡這件事還是誇了簡祁一番。
拉回家然後就找了十幾個人來抄,簡祁特意多找了些人,免得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為書裏可能會有些秘密什麼的。簡祁還是挺佩服自己的,這種細節都想到了。
要把首批書抄完估計還得幾天,雖然每斤竹簡沒多少次,但是量畢竟大。
竹簡算是處理差不多了,簡祁又開始弄皇宮的一些紙質書。紙質書容易分辨,隨便翻翻就能猜出書的種類,簡祁終於找到一些想找的東西。
簡祁一開始穿越過來的時候就一直想確定這個時空,曆史上確實沒有大襄朝,再加上穿越過來周圍的人其實是搞不清曆史的,沒有一個準確的脈絡,這個很好理解後代信息那麼發達有些人還搞不清曆史呢。簡祁獲得的一個重要信息就是突厥,這個簡祁還是了解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