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黃河(1 / 2)

“簡單點說就是不僅沒有失傳,反而當今太祖很喜歡,認為讀書人都必須要會彈奏”。

“這麼厲害,那你怎麼不會”,在之前的接觸中,簡祁並沒有聽過他彈。

“會倒確實不會,主要也是沒人教過我”,宇文央有些猶豫地看了一眼簡祁,看向一邊,“殿下可知道廣陵散的典故”,宇文央盡量語氣隨意地問。

“應該是荊軻,噢不,應該是聶政刺韓王……”,這麼一想簡祁明白了,對宇文央這種身份還說,不太適合,或許是真沒有人教過他。雖然內心也覺得沒有必要,但是有些事換一個角度處理,對所有人都好。

“蕭蕭如鬆下風,高而徐引”,簡祁想到之前在後世的一篇文章中對嵇康的評價,但是話到口中,確也是輕輕帶過。

“蕭蕭如鬆下風,高而徐引,恩,用來讚美嵇康品性高絕,卻是再合適不過,殿下真是大才”,宇文央少有的稱讚道。

“五原郡就快到了,到了五原郡就能看見黃河了,走吧”,簡祁回頭看了看天空,向前走去。

半個月的時間,一行人來到大襄帝國最北邊的五原郡。簡祁郡守等人的口中得知,五原郡在秦朝時設立,當時稱九原郡,漢朝之後改為五原,之前前秦時恢複為九原郡,太祖則重新改為五原郡。郡下一共三縣人口約三千戶,加上五千守軍,也就不到四萬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連年戰亂,軍閥異族相繼登上曆史舞台。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十室九空,北方大量人口逃到南方,逃不掉的也大多因災害饑荒和戰爭死去。三個縣一共才四萬人口,這和後世動不動一個區一個縣幾百萬人根本沒法比。這也是經濟重心漸漸往南移的原因……

簡祁等人在五原郡修整了幾天,稍稍調整了一下身體的狀況。郡守也是一個文官,姓盧,經過交談得知也是漢人,之後還詳細介紹了五原郡的各種情況,另外還帶了簡祁三人以及小三去了城外的軍營。在簡祁之前的印象裏,軍營應該是比較嚴肅的,不過去了才發現,這裏的軍人和農民完全沒區別,還有各種商人在這裏做生意,和城內沒什麼兩樣。

軍營周圍也隻是簡單的防護,壘起矮矮的土牆。簡祁等人都很失望,最終由賀問出了幾人都想問的話,“這軍營的人怎麼還有種地的”。盧郡守隨即解釋到,春夏兩季正是農耕的時節,沒有什麼戰事發生,即便有戰事發生也要等到秋季糧食收割以後了。士兵種地也並不是地方上沒有糧餉,而是增加當地人口的一種方式。

他這一說,簡祁倒是最能理解,也最先反應過來。道理很簡單,當時是農業經濟時代,土地幾年不種就會荒廢,荒廢之後就失去了肥力,幾年都恢複不過來。更重要的是打仗之後要恢複當地經濟最好的方式就是開墾土地,如此一來既能吸引人口又能促進當地各方麵發展,相比之下,經濟效益倒是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