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回家的日子,麗亞在大飛鴿的前梁上被有誌送到了家門口,戀戀不舍的告別後有誌在大飛鴿上想象著窯洞裏潔白的牆,太陽一照明晃晃的玻璃,騎得越來越有勁。
路過書店,有誌忍不住停了下來,“得進去瞧瞧。”仿佛有一個聲音把他召喚了進去。
仍然是挨著看,“想讓娃娃們喜歡上念書,得先有吸引他們的東西。”邊這麼想著邊不停地看著,想著窯裏都是些不大的娃娃,他們能看得懂的就是些小人書,挑了幾本還沒買過的拿上。
準備要去結賬的時候,一個小東西映入眼簾,圓圓滾滾的,他在市裏的學校圍牆外看見過孩子們玩,那就是----乒乓球。
“如果有了好玩的,就不怕小娃娃們不愛來俺院裏念書了。”這麼一想有誌笑了,和乒乓球配套的還有乒乓球拍,他仔細的看了看球拍,“這個,俺自己就能做出來。”拿了幾個乒乓球繼續往前看。
下意識裏自己總覺得還在找什麼不一樣的東西,是什麼?有誌一邊撓頭一邊想,眼前的舊年畫又讓他眼前一亮,不過這次他不是要買年畫,而是要買像麗亞所說的美術類圖書,他要讓娃娃們覺得學的有意思。
“光念書是枯燥的。”有誌想起了有一段時間娟兒不愛念書光愛照著書上的畫兒畫畫兒的情景,要是他們有一天也像麗亞一樣能寫會畫豈不是更好的一件事?
終於找到了,挑了兩三本,這下心滿意足了,當他像抱著寶物一樣把這些書和乒乓球以及粉筆和紙張來結算賬的時候,收錢的人看著破袖口舊對襟衣裳的有誌有些質疑。
“穿成這樣,買這麼多書?”眼裏打量心裏暗想,手裏用算盤很快算出了價錢。
“同誌,兩塊八毛錢。”收錢的人邊報價邊等著看有誌怎麼拿出這麼相當於她這個書店管理員半個月的工資。
隻見有誌伸手從對襟衣裳裏麵的口袋掏出一個小手絹來,小心翼翼的拿出來,一層一層展開,裏麵不止是有一塊兩塊的錢,居然還有嶄新的大團結。
“還真是人不可貌相啊!”管理員這下對有誌刮目相看了,結完賬把書和乒乓球整整齊齊的交給了有誌。
傍晚鄉村的土路上行人稀少,有誌和大飛鴿作伴享受這樣的孤獨和馳行,還沒到家大飛鴿的瓦上發條上小到螺絲上都是淡黃色的塵,這一路的風塵仆仆被身旁靜默的黃土坡這樣見證者。
“哥,我瞧瞧是啥?”已經是天黑了,有誌同樣被弟妹們親熱的簇擁著到了院裏,院裏什麼都看不清,龍龍和娟兒還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大哥車把上和後座上的東西,他們把布兜和後座上裝書的布袋拿到了煤油燈下。
“球,姐,你看好幾個球呢!”龍龍興奮地給娟兒看乒乓球,倆孩子順勢在煤油燈下仔細的揣摩起了乒乓球。
而有誌則往曾經擀氈的新院裏,雖然天已黑下來,隱隱約約可見月亮的微光,可整片的白牆還是給了有誌很強的視覺衝擊。
“連外牆都抹白了?”有誌驚喜的問著身旁的誌高。
“是啊!我也沒想到。”誌高說道。
一邊的誌遠笑了:“銅梁哥說幹脆連外牆一起抹白,這樣看著院裏也亮堂了,哥,你們進窯裏來。”
誌遠拉開裝著玻璃的風門,拉著有誌和誌高進了窯裏,麵向窗戶欣喜地對哥哥們說:“瞧外麵。”
透著玻璃看到了若隱若現的月光,而在糊麻紙的窗戶裏現在就是兩眼一抹黑。
“哥,再來瞧這邊。”誌遠拉著哥哥們又看了鄉鄰的一座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