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攀富貴學校風氣落 出主意生娃再轉學(1 / 2)

家中的光景越發的困難了,三個孩子不小的壓力,哥哥學瓦匠是不拿工錢的,每天還的上家吃飯,學瓦匠是力氣活,每天累的很,吃的就多,對於家中的農活也是是幫不了一點的忙,師傅家裏更是大事小事都要去幫著做,學手藝就要吃苦,這是沒啥說的,再加上生娃上初中的開銷也大,在學校吃住多少比家中開銷多,家中的一點地怎麼也不夠吃用,沒辦法,父親就利用空閑時間,去了村上的磚廠,找了一個拉磚坯的活,一個小推車,從磚坯曬場拉倒窯洞去燒,一塊磚坯兩厘錢,一天也能掙個十幾塊錢,辛苦是辛苦,但每天能來錢還是高興的事,現在放假了,生娃就能幫忙推車,一天也能多賺點。

從家到磚廠也不遠,但為了多拉磚,父親和生娃中午就不回家吃飯了,由母親做好,再讓妹妹送過來,早上的活好幹,磚廠本來窯洞就熱的很,人再推車進去就更熱的不行了,隻有早上的活幹得舒服,天涼爽爽的,父親在前麵拉,生娃在後麵推,平地的時候磚車不用推,父親自己拉就行,但從曬坯場到窯洞有一個上坡進窯洞,這就要生娃推了,一個人拉不動,其它的師傅日常都是拉半車磚,父親也拉的不多,現在有生娃在後麵推,就可以多拉一些了,磚廠的師傅都愛跟生娃逗樂,磚廠小孩見的少,都是大人幹的活,磚廠的活不輕鬆,但人都樂觀的很,有做磚坯的,有拉磚坯的,還有燒窯的,磚廠的老板人挺好,是隔壁村的人,大家都叫他張頭,在外麵打過工,學的燒磚的技術,回家自己幹了起來,磚燒的好,但就是銷量上不去,都是在村裏用,交通不方便運不出去,就隻能是養家了,隻是每年的冬天沒農活了做幾個月,一年就夠用,拉磚沒有什麼技術,靠的是力氣,但撿磚坯上車對生娃來說可不容易,剛開始還沒感覺,但撿的多了,手就磨得不行,特別是手指的前端都被磨腫了,都不敢用勁,好不容易挨到中午,妹妹來送飯了,父親叫生娃歇會,兩個人吃起了飯,中午的飯不錯,用一個飯盆裝著,炒了一個茄子,母親還單獨給生娃煎了一個雞蛋,可生娃累得啥都吃不下去,就想躺著休息一會,父親見生娃累成這樣,就吩咐生娃把雞蛋吃了,下午就回去,剩下的活父親自己幹。

從小父親自己也沒吃過什麼苦,但現在當家過日子自己就是家裏的天,孩子還小,妻子這幾年也受了不少的苦,沒有一點怨言,都是自己沒弄好,現在自己還能想什麼,隻怪自己的沒本事,累點自己就受了,隻要把孩子養大,日子總會好起來的,隻不過看著孩子受苦,自己難受的慌,還好孩子都懂事,再過幾年就都是一個好幫手了,苦是苦點,但日子過得紮實,想到這裏,父親就有幹勁了,這幾個月,還得把生娃的學費掙出來,家裏的希望可全在生娃身上了,就這個娃能讀書,可別耽誤了,到時地下的太奶也不會幹。

忙了幾個月的拉磚,終於籌夠了生娃的學費,生娃這幾個月沒少的出力,人也曬黑了,手上都出繭子了,人也精神了不少,終於又盼到了開學的日子,再見麵時,東子也長高了不少,早早的就在宿舍等生娃了,青蓮和白骨精也到學校了,正組織搞一個開學晚會,生娃和東子兩個人就去了學校的後山找野果子吃,上半年的光景,鄱陽湖都會下幾個月的雨,農民種地都在下本,到下半年才有收成,普通的家庭都沒有存糧,那麼孩子都會在上半年苦點,學生更是一樣,光要吃的,沒有收成,就得自己多打算,東子和生娃就要多省飯票了,能找野果子填飽肚子就盡量不用飯票。

學校的小賣部開的更多了,東子和生娃基本沒有光顧過,再開學,也不知怎麼回事,吃小賣部的同學到多了起來,東子告訴生娃,現在我國的沿海搞改革開放,村裏也有出去打工的人了,外麵掙錢厲害,一月好幾百幾百的往家寄,這不有錢的就多了起來,兩人就羨慕起出去打工的人了,恨不得自己趕快長大,也到外麵去打工,掙錢吃包子吃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