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孫子兵法·行軍篇》
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義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軍紀來統一步調,這樣的軍隊打起仗來就必定勝利。平素能認真貫徹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會養成服從的習慣;平素不認真貫徹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會養成不服從的習慣。命令平素能得以認真貫徹執行,是由於將帥與士卒相互取得信任的緣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體現了孫子文武兼施、德威並重的治軍思想和治軍原則。
軍隊不是小孩玩過家家,要以紀律為準則,這樣才能步調一致,打起仗來才無堅不摧。否則像過家家一樣,無組織無紀律,永遠隻能是一盤散沙。
在《孫子兵法》中雖然沒有專門的篇章論述治軍思想,但沿著各篇的邏輯關係分析,不難發現孫子的治軍思想是相當豐富的,其中不少觀點仍可為新形勢下的軍隊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孫子在戰略對比中提出的“七計”,即“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得,士卒孰練,賞罰孰明”等,以及“令之以文,齊之以武”等思想,都可以使我們悟出許多治軍建軍的重要方略。
孫子不僅對人才要求、人才標準提出了明確思想,而且對人才選拔與培養機製進行了論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點:一是要靠科學組織編製。他說:“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二是要靠培養訓練。他強調:“令之以文,齊之以武”、“將弱不嚴”、“敗之道也”、“法令孰強,士卒孰練,知勝負矣”。三是要靠獎懲激勵。“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是很危險的。“賞罰孰明”是勝負的重要條件。
實踐證明,一種好的機製更有利於人才的成長。當前,首先要解決編製的科學性問題,使人才定崗定位,成長有序,升遷有位。與編製相匹配的是合理任用,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解決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的問題。同時要加強人才的培養和訓練。軍事人才的培養與成長不僅要經過係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軍事知識的教育,而且要經過直接或間接的軍事實踐鍛煉。
戰爭條件下主要靠從戰爭實踐中學習,和平時期要靠訓練、靠苦練。鄧小平同誌曾指出:“在沒有戰爭的條件下,要把軍隊的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這裏的教育訓練不僅指軍事人才經過正規的院校培訓,掌握係統的軍事理論知識,還包括在職的訓練,讓其在自己崗位上不斷“充電”,發揮其最大的潛能。要加大獎懲激勵的力度。獎勤罰懶,要形成製度,使庸者真正讓位。
孫子說,“兵眾孰強?”“教戒為先”,“士不先教,不用也。”孫子“教戒為先”的思想,在今天的企業經營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國內外有戰略眼光的企業領導者無一不把職工教育,尤其是政治思想教育置於企業發展的首位,目的在於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有競爭力的員工隊伍。在這方麵日本企業家的育人觀是超前的。
孫子所講的“文”、“武”之道,也就是今天企業的“硬性”和“彈性”管理。企業管理是一個過程,是管理者向被管理者施加影響和控製的過程,管理又是一種藝術。決定這一過程和藝術的本質對象是人,核心是人。對人的管理和協調,既可以借助製度約束、紀律監督、直至懲處、強製等手段進行硬性(剛性)管理,也可以依靠感召、啟發、誘導和激勵、獎懲等方法進行彈性(柔性)管理。
科學管理的關鍵在於它的精確性和規範性,即變放任管理為規範管理,依靠規章製度、法紀和組織職權進行程式化、有序化的管理。它所強調的是組織管理的戰略、體製、結構等硬件,這就是硬管理。軟管理是依據員工的思想、組織的共同價值和文化、精神氛圍進行的人性化、人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