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十六年(1811)
十月十一日生於湖南湘鄉縣荷塘二十四都天子坪村白玉堂(今屬雙峰縣荷葉鎮),乳名寬一。
嘉慶廿年(1816)入家塾讀書,由其父曾麟書教讀《三字經》等。
道光十年(1830)
肄業於衡陽唐氏家塾,並與歐陽凝祉之女成婚。道光十三年(1833)
先就讀陳氏宗祠,旋應縣試中秀才,入縣學。
道光十四年(1834)秋肄業於長沙嶽麓書院,考取湖南鄉試第36名舉人。
十一月自家啟程赴京參加翌年會試,途中與同鄉劉蓉在長沙訂交。
道光十八年(1838)三月會試中第38名貢士。
四月中旬殿試取三甲第42名,賜同進士出身。
四月下旬朝考一等第三名,由道光皇帝“拔置第二名”,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館深造。由會試總裁穆彰阿提議改名國藩。
道光廿四年(1844)四月十六曰
由郭嵩燾引薦結識江忠源。
道光廿五年(1845)九月廿四曰
升任翰林院侍講學士。李鴻章以年家子投其門下受業。
道光廿七年(1847)六月初二日
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遙
道光廿九年(1849)正月廿二日道光三十年(1850)
三月升任禮部右侍郎。
應鹹豐皇帝詔,奏薦吳廷棟、江忠源等五人。
鹹豐元年(1851)
三月
四月
鹹豐二年(1852)
七月
十一月廿九曰十二月十七日
鹹豐三年(1853)
六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二月
鹹豐四年(1854)
正月廿八日
三月初二日四月初二日四月初五日七月
十二月廿五日
鹹豐五年(1855)
七月廿三日九月
鹹豐六年(1856)
二月十八日二月廿日
八月
鹹豐七年(1857)
二月廿一日
鹹豐八年(1858)
三月
疏陳簡練軍實以裕國用。
上疏批評鹹豐皇帝,語多激直,幸有軍機大臣季昌芝等求情免於獲罪。
聞母喪,回籍奔喪。
奉旨幫辦湖南團練事務。
攜弟國荃自家鄉啟程赴長沙治團練。
會同駱秉章派羅澤南等率湘勇三千六百人赴援江西南昌。
移駐衡州練兵。
擬定營製、營規、餉章等,決心別樹一幟練湘軍。設造船廠於衡州,籌建湘軍水師。
設造船分廠於湘潭,為出師東征作準備。
從衡州出師東征,作《討粵匪檄》動員各方人士參軍參戰。
率湘軍水陸各營占領湘北重鎮嶽州。
湘軍大敗於靖港,國藩投水自殺被人救起。
培齊布、彭玉麟、楊載福部攻占湘潭。
湘軍連克嶽州、武昌、漢陽、田家鎮。
大敗於南康,再次欲投水自盡,為羅澤南力勸作罷。
調彭玉麟接替戰死之蕭捷三統領內湖水師。
補授兵部右侍郎。
周鳳山軍大敗於樟樹鎮,南昌危急。
坐鎮南昌,調水陸各軍護衛省城,並奏調羅澤南回援江西。
弟國荃募勇赴援江西,與周鳳山部合攻吉安,由吉安知府黃冕供餉,稱其軍為吉字營。
與弟國華、國荃回籍治父喪。
湖北巡撫胡林翼奏請起複國藩,令其督軍援浙。
六月初七日奉命從家鄉啟行援浙。
八月初八日弟國荃等軍攻占吉安府。
十月初十日弟國華與李續賓戰死於安徽三河鎮。
十二月十一日李鴻章抵建昌,入曾國藩幕府,負責文案等事。
鹹豐十年(1860)
四月廿一曰七月初七日
奉旨署理兩江總督加兵部尚書銜。
補授兩江總督,兼任欽差大臣督辦江西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