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音樂教學設備與電化教學(1 / 2)

中學音樂教學設備與電化教學

一、實驗背景

音樂教學設備是音樂教學的必備用具,是實施音樂教學的必要手段,是保證音樂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

為了促進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和音樂教師應該有計劃地改善和充實音樂教學器材設施,逐步完善音樂教育設備的配置。

(一)音樂教學常用設備

國家教委在1988年頒布的《九年製義務教育·全日製初級中學音樂教學大綱》中規定,音樂教學常用設備主要包括:“設立專用音樂教室,配置桌椅、鋼琴(風琴)、五線譜黑板、教學掛圖、唱機、唱片、錄音機、錄音帶等”以及“其他必要的樂器和設備”。

1、專用音樂教室的一般設置

專設音樂教室,有利於音樂教師妥善保管好音樂教學的專用設備與用具;有利於音樂教師根據學生聲音特點劃分聲部編排座次;有利於音樂教師開展課內、外的各項音樂活動;有利於音樂教師美化教學環境,創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活動氛圍。

2、音樂教室的布置應注意整潔舒適、色彩鮮明。教室裏應掛有音樂家頭像、音樂家名言、樂器掛圖,造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教室中的課桌、椅最好采用移動式或折疊式,以便於課內、外音樂活動的展開。

磁性五線譜黑板分兩種類型:

①大型——用於教師教學

②小型——用於學生學習之用,可人手一塊

3、鋼琴或風琴一台

4、音樂教學掛圖、樂譜資料和參考書等

5、錄音機等電聲器材及其音響資料

6、各類樂器

7、樂器陳列櫃和樂譜資料、演出服的保管櫃等

(二)音樂教學設備的管理

隨著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音樂教學設備日益增多,逐步完善。為了保證音樂教學設備充分地用於教學,每位音樂教師都有管理好音樂教學設備的職責。為此,音樂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熟悉各項音樂教學設備的性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學習各種設備的保管、維護、修理的基本知識。例如樂器一般應避免暴曬或長期置放於潮濕處;而電教設備一般應注意防止灰塵、避免淋雨、保持清潔等等。

2、對學生進行科學管理和正確使用音樂器材的知識宣傳,教育學生愛護音樂器材,科學地使用音樂器材。使用樂器要輕拿輕放,防止碰撞、損傷等等。

3、要製訂管理和使用音樂器材的規章製度,並認真執行。例如各種音樂器材設備應登記入冊;嚴格執行借還製度;定期檢查維修等等,以保證音樂教學工作的持久性。

總之,隻有管理好各種音樂器材設備,才能更好地發揮它們的性能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

二、實驗內容

(一)電化教學的特點和作用

電化教學是教學手段的一種重大改革,在現代音樂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電化教學是把“電”和“教”相結合,俗稱“電教”。電化教學是以視聽教學為主體的,所以電化教學又稱視聽教學。

電化教學包含兩個要素:一是電教工具,其中包括硬件和軟件。硬件指各種電教設備、儀器;軟件指各種電教教材,如錄音磁帶、錄像磁帶、幻燈片等;二是電教工具在教學中的應用。二者的結合便構成電化教學。電化教學包括教師、電教工具、受教育者三個方麵。其突出的特點是:能向學生提供聲、光、色綜合的、豐富而生動的感性教材,並使教師的講授產生更好的效果。

在音樂教育中,電化教學的主要作用概括如下:

1、增強音樂教學直觀性

電化教學具有高度的再現性,能使音樂教學聲像化。利用錄音、電視等設備,可為學生提供較直觀的示範。如歌唱中正確的發聲、器樂的正確演奏姿勢等;利用幻燈、錄像等器材,可充分地展示音樂教學中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音樂史料,生動地表現音樂作品中日出、江河、大海等自然景觀和千姿百態的人物(動物)形象,從而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音樂的技能技巧,更深刻地感受、理解音樂的真諦。

2、開拓學生音樂知識視野

電化教學可增加音樂教學的信息量,有助於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如通過電視、廣播等手段,可以收看或收聽到高質量的“音樂會”、“音樂欣賞講座”、“音樂知識競賽”等,這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無疑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3、提高音樂教學效率

有效地采用電化教學,能夠使教師在單位教學時間內講授更多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得較多的音樂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此外,如有條件,還可以利用錄音、錄像記錄教學過程,以供課後分析、揣摩,這對於提高教師業務素養和學生音樂素質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