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舒寧當日難得早起,和喜婆一起忙裏忙外,將春兒打扮得妥妥當當。
春兒坐在銅鏡前,喜婆給她梳頭時,紀舒寧將梳子拿了過來,輕輕地理著春兒的發,“妹妹出嫁,這頭秀發,自然要留給姐姐來梳,你嫁做人婦,以後隻有夫君才能給你盤發了,這個機會,我可得好好把握。”
銅鏡裏的春兒盛裝打扮,容顏嬌俏,她其實不過也才雙十年華,卻像經曆滄桑的老人一般沉穩。
“春兒,阮夫人看到你今日風光出嫁,定然會安心的。”,她似歎息地說道。
春兒看著銅鏡裏的自己,“夫人一生最期盼的,就是能有這樣一個婚禮,她身前沒有得到,如今我卻得到了。”
“所以,你要連著阮夫人的那一份幸福,一起擁有了,從今以後不管發生什麼,你都要堅強的走下去。”
她沒有在春兒身邊的日子,春兒活得很好,她相信以後她離開了,春兒身邊有了容雲楓,會活得更好。
紀舒寧給春兒插好朱釵,蓋上紅蓋頭,“吉時快到了,新郎官大概是北華門等候多時了,我們走吧。”
春兒有些緊張,紀舒寧和喜婆一左一右地攙扶著春兒離開了臨華樓,到處都是張燈結彩,很喜慶。
滕宣倒是絲毫沒有吝嗇,吩咐禮部要著重辦理,不可懈怠,禮部也不負所望。
到了北華門前,迎親的隊伍已經到了,容雲楓端坐在馬上,手心全是汗,看見宮門終於打開,緊張而期待的下馬迎了上去。
喜婆將春兒扶上了餃子,容雲楓一雙眼睛盯著春兒鑽進轎子。
“丞相,我把春兒,交付給你了,請你一定要善待她。”,紀舒寧鄭重說道。
容雲楓點了點頭,紀舒寧笑了笑,“去吧,建安的百姓,都等著看北涼的少年丞相呢。”
迎親隊伍離開後,紀舒寧還站在宮門,滕宣站在她身後,“走吧,跟我一起去。”
紀舒寧看了滕宣一眼,這一次倒是沒有處處和他作對,上了馬車朝丞相府去。
滕宣和紀舒寧的雙雙出現震驚四座,賓客驚的都忘了下跪行禮,許多見過紀舒寧的老臣和命婦臉色變得極其的驚秫。
傳聞和親眼所見,那是兩個概念。
一位中年臣子率先反應過來,跪地參拜,“臣參見吾皇萬歲、皇後娘娘千歲……”
一語驚醒眾人,其餘人紛紛下跪,跟著先前的中年臣子一起參拜。
“臣等參見吾皇萬歲、皇後娘娘千歲……”
因為紀舒寧並沒有封號,再加上那中年臣子太過激動,一時忘了仔細捉摸清楚對紀舒寧的叫法,就這麼叫了出來,那聽著,就像紀舒寧是滕宣的皇後,而他們是一對得到眾人祝福的夫妻。
滕宣的喜色顯而易見,叫了眾人平身,特意關注了那中年臣子,“李大人,朕前幾日見丞相奏折中啟奏刑部侍郎職位空缺,朕看李大人能力不凡,克勤克忠,不若便由你頂替上。”
李大人一時呆住,他不過是個從四品的官員,這刑部侍郎可是正三品啊,雖然看起來不過是一級,可普通人奮鬥一生也難以往上爬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