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過程化評價,讓每個孩子體驗成功(1 / 3)

重視過程化評價,讓每個孩子體驗成功

是什麼讓孩子有如此大的轉變,難道僅僅是一句話嗎?在反複的思索與咀嚼中,我明白了:是因為孩子從生活的點滴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己成長的方向。追根溯源,其真正的本質是孩子們和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改變了對他們評價才讓他有如此大的變化。

實踐的教育,讓自己更多了一些理性的反思與探索: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否該過多地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作為評價的標準?如果那樣,那孩子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嗎?或許他的成績將一直很差,但我能用獲取的知識的多少來扼殺掉孩子參與學習生活中積極的態度、情感和意誌嗎?

如何給孩子成長的每一步以合理、恰當的評價,如何讓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長便成了擺在我教育中的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實踐的探索在不斷地告訴我:強調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關注評價結果的認同問題;加強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管理者、學生和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是對孩子評價的關鍵;更為關注對成長發展過程的評價,強調終結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給予多次評價機會,重在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與發展;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將評價日常化、通俗化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動力。對孩子評價的最基本的理念是必須以人為出發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

所以,在對學生成長的過程評價中,我建立了多元化的評價內容,其評價的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一、以評語建立起教師、學生和家長交互評價的紐帶

“溝通從心開始”,教師通過評語給孩子的一個公正、合理的評價,對教師和學生間相互的理解和溝通至關重要。如何正確、合理地評價每一位學生,這是作為一名教師在思想道德上和教學上的一種藝術。

“教育是人跟人的細致入微的心靈接觸”,理解是溝通的橋梁,教師要和學生建立一種相互平等和諧的關係,在心靈上要與學生要一種民主和諧的交流平台。這樣會給孩子一顆更健康的心靈。

一)、讓周記、作文架起教師和孩子溝通的橋梁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格與尊嚴,他們雖然小,但他們都渴望別人把他們當大人一樣尊重,給予他們真誠地理解:

(日記1):“……自從媽媽走了之後,爸爸每天都要罵我,在學校,許多同學都不理我,有的男生甚至還給我取綽號,每當聽到那些難聽的聲音,我的心總是一陣又一陣地疼痛,老師,你能幫幫我嗎?……”

(日記2):“……難道女子真的就不如男的嗎?不然,為什麼那位母親要拋棄自己親身的小女孩呢?……”

(日記3):“……當拿到試卷以後,我興高采烈地跑回了家,可心情在那時也仿佛掉進了冰窟窿——冷極了,“你的作文為什麼扣了兩分,不是說你的作文好嗎?驕傲,哼!看你還驕傲什麼?……”

我的心被深深的震動了,我們平時所謂無知、所謂天真與幼稚的小孩子的心裏,原來有太多苦惱,太多不解的問題,太多社會不良的現象,太多的心理話需要向人傾訴,這難道不正是需要我這個做老師的朋友去為他們排憂解難嗎?

(評語1):“謝謝你對老師的信任,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太多的挫折和坎坷。人生百味——酸甜苦辣,而你所經曆的,也是我們成長所必須用心走過的一部分。學會用真誠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人,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接受你的!”

(評語2):“傳統的觀念,造成了許多人心靈的殘缺,釀成了許多不該發生的悲劇。但老師相信,隻要你勤奮努力,持之以恒,十年後的你,一定是個很好的例證:誰說女子不如男!”

(評語3):你的心情老師能夠體會,但老師相信你父母那樣做有他們的良苦用心。抽時間多和爸爸媽媽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他們。相信你會體會更多!

心靈的交融,讓孩子在成長的路途多了一些勇氣和自信,塵封的心靈,有了更多可以傾訴的場所。從孩子的臉上,從孩子的一言一行,我讀懂了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下教師應該具有的一種能力!

二)、與家長建立“愛心”互動聯係卡

教育並不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單純的教育形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與家長的密切配合。勿庸質疑,家庭對學生的影響也起著極大的作用。

和家長建立“愛心”互動聯係卡,將評價的主體互動化,對於孩子的健康和諧發展有極大的作用。教師把學生一月的表現(通過日記或作文及平時的表現)和在思想上反映出來的一些趨勢,通過每月一次的“愛心”聯係卡反饋給家長,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情況,促進家長采取更優化的、更藝術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從而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更加健康地發展。

三)、掌握和孩子交流時評價的基本方法

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禮”,麵對教師的評價,學生們深信它的真實,“醜”的評價往往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美”的評價則讓他們歡欣鼓舞,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感人心者,必先感其人”,在交流中,我盡量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一、關係平等,尊重學生

平等和諧的氛圍是心靈交流的基礎,它最能夠拉近孩子和老師之間的距離。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而這種愛的核心就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