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程中的語文作業處理(1 / 2)

淺談新課程中的語文作業處理

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對文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出學生的首創精神。這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我們認為,要做到這一點,在作業布置與批改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作業設置與批改應同學生活和積澱相結合,尊重學生認知差異

“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俗話說“酒是陳的香。”生活大浪淘沙,能留在學生心中的是學生感觸最深的,注意這一點,學生在談話這類作業中易動真情,說真話。每個人的世界是多元的,複雜的,個體差異存在,所以學生的感覺也是有差異的。如“我的學習生活”學生的反映是初中的難,小學的輕鬆。我們沒有必要也不能去責怪學生“不求上進”,或是“諄諄教誨”“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之類。相反,如果我們尊重學生個性的認識,再去引導其認識到自己,合理調整,效果肯定會更好一些,如我們任教班中有一個同學成績還不錯,在練筆中,有一段時間作業是紅色的單圈,而有的同學成績相對說來差一點兒,確有VeryGood的字樣,這個同學有些不平衡了,她說:“老師,為什麼我的作業沒有VeryGood呢?”課餘交流,點出其作文不足的地方,並告訴她評價是個體的,相對的,對你來說,作業沒有達到VeryGood。此後,這個同學作業態度端正了許多,文風也樸實了不少。無獨有偶,又一個同學說:“老師,我的作文總是Good,您能說說我的缺點嗎?”課外找到他,給他兩篇文章,“你能說說有什麼不同嗎?”他看了兩篇文章,說了兩篇的不同點和優缺點,這時候,我們告訴他:“這就是你想知道的!”他望著我們笑了,從此以後,他的作文從文麵到文風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作業設置與批改應注意人文關懷,尊重學生情感差異

“眾口難調”是難點,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在語文作業中,“眾口難調”這正是學生與眾不同的地方,它是學生求異思維的起點,創新的切入點。在一次野炊活動中,許多同學歡呼雀躍,而有的同學卻沉思不語。事後討論,產生了三方意見:①“野炊”作為課外校外活動,形式太單調!②“野炊”活動很不錯,③“野炊”活動是不錯,可環境太差:地不平、水髒、單調、花錢太多,有的同學負擔太重。據此作業要求學生寫出

屬於自己的感受,不一定是快樂的主題。結果,學生完成的作業有學生野炊的花費統計報告,有野炊的寫實,有環境的調查和思考,老師在批改的時候多用關切的、欣賞的語句,同時注意潛移默化的進行主流意識的引導,對實現新課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落實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