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初中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11)(1 / 2)

3.加強元認知操作指導,提高元認知監控能力

元認知監控能力是指個體不斷對自身的認知活動進行積極自覺的監視、控製和調節的能力。如個體根據自身情況采取有效學習策略,積極反饋、調節自身學習行為和學習態度,靈活運用學習方法等方麵的能力。它是元認知能力的核心成分,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元認知監控主要包括了計劃、監視和調節三個彼此聯係的環節。所以,元認知監控能力的培養應抓住這三個環節展開。首先,學習活動前,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對活動作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和安排,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對象和任務,並根據學習材料的特點、學習任務和自己的實際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其次,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排除內外幹擾,不斷實施自我監控,增強自我控製能力,在完成一定學習任務後及時進行反饋、修正、調整和反思評價。同時,要經常讓學生開展認知“診斷”活動,掌握評價認知過程的技巧,逐步由教師幫助糾正認知偏差過渡到自己能識別並糾正認知偏差。再次,在學習活動後,教師要著重培養和加強學生自我評價意識,敦促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和反思,不斷修正和調整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要督促並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及效果進行檢查、反饋與評價,對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和問題認真分析並及時糾正、補救。最後要督促學生深入反思和總結,一是積累以後類似場合能用的經驗;二是汲取教訓,以免再犯;三是考慮更好的策略以備今後選用。對學生認知監控能力的培養,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實踐中,加強元認知操作指導和提高元認知監控能力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常用的主要有:加強課堂交流,增強學生對他人及自己認識過程的意識;讓學生每天記學習日記;元認知提問和評價。

(四)有效學習的資源管理策略指導

有效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學習者對學習時間、環境等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學習既依賴於認知和元認知策略的正確運用,也需要學生對學習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因此,加強對學生進行學習資源管理策略的指導,是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1.加強學習時間管理策略指導

要提高學習效率,就一定要學會對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科學利用。為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時間管理策略。具體而言,應指導學生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整體規劃,減少浪費。就是要把學習活動視為一個整體,對每月、每周或每天的時間進行通盤考慮、全麵規劃、係統部署,以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應,減少時間浪費。首先,要增強學習時間的係統性,要求學生對自己所能掌握的時間,根據學習任務和自身特點,進行係統運籌,把要做的事和支出的時間用表列出,對學習任務的輕重緩急和主次進行排隊。其次,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時間的整體效應,重要的學習任務要盡量在整塊時間集中完成,以維持思維的連續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要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將那些分散零碎的時間在整體計劃的基礎上,化零為整,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了弄清學習過程中時間的使用情況,減少時間浪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作息習慣作一分析檢查,看看自己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哪些時間還有潛力可挖,有多少時間是在做無用功。有位家長就是這樣幫助自己女兒的。這位家長先將女兒在家裏的活動都仔細記錄下來,如起床多少分鍾,吃飯多少分鍾,上學多少分鍾等,結果發現大有潛力可挖。女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這樣一項一項地進行管理,時間安排合理了,一天居然擠出了40多分鍾的額外時間。

第二,抓住最佳時間,提高利用效率。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自己最佳、學習效率最高、做事效果最好的學習時間段。抓住最佳時間,提高利用效率,就是要求學習者充分利用最佳學習時間,最大限度地開發時間資源,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首先,要抓住最佳學習時間。在不同時間內,人們的智力活躍程度、情緒狀態和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因而不同時間的學習效率也存在著差異。因此,學習者要抓住每天、每周、每月中最佳的學習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安排重要和艱深的學習內容,在效率低的學習時間安排相對較易的內容或安排一些消遣性的文體娛樂活動。其次,要用好時間“生物鍾”。

研究發現,人的智力、體力和情緒等都存在著高低起伏的周期性節律現象,即“生物鍾”。學習者按“生物鍾”有規律地安排難易程度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休息,能有效地幫助自己提高時間利用率。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整塊的最佳學習時間段。研究表明,學生的最佳時間存在差異,有些人是“貓頭鷹型”的,有些是“百靈鳥型”的,有些是中午或下午型的。

第三,定時學習,交替輪作。條件反射原理告訴我們,在固定的時間學習固定的科目,有助於大腦相關部位的自主興奮,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學生應養成定時學習的習慣,以提高學習效率。首先,要定時安排一天的學習時間。學習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相對固定地安排自己一天學習、休息、睡眠和其他活動的時間。其次,要定時安排一天的學習內容。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學習者在固定的時間學習同一科目內容,有助於大腦相應部位的自主興奮,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有節奏地間隔時間,把各種學習內容和活動輪作進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由於大腦經過長時間的相同刺激容易造成疲勞,所以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應該讓它休息或調整,以提高它的機能。學習過程中對不同學習內容、學習與活動、學習與休息實施合理科學的循環輪作,有助於消除大腦疲勞,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