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訓練方法和表達手段(1 / 3)

朗讀訓練方法和表達手段

教學目標:掌握基本的朗讀訓練方法和表達手段並靈活運用

教學重點:

1、朗讀的基本訓練方法

2、朗讀的基本表達手段:停頓、重音、語速、句調

教學難點:1、靈活運用朗讀的四種表達手段

教學方法:講解法、賞析法、訓練法、比賽法

教學手段:課件、錄音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朗讀的重要。學習語文,培養語感,朗讀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朗讀。

二、了解朗讀的概念

朗讀是一種以理解文字作品意義為目的的出聲閱讀法。

三、朗讀的意義

正確、清晰、得體的朗讀,可以幫助讀者以聲解義,領略文章的精妙之處,還可以幫助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四、技巧

(一)發聲篇

A、口部訓練操

第一節、開合運動:張嘴打哈欠,閉嘴啃蘋果

第二節、咀嚼運動:張口與閉口結合

第三節、雙唇運動:轉圈與打響

第四節、舌部運動:轉圈與打響

B、氣息控製訓練

1、胸腹聯合呼吸法

2、控製訓練

弱控製:誇大聲調,延長發音如:花紅柳綠鳥語花香

強控製:用京劇老生笑的感覺如:哈-----哈------哈-------哈

如:數葫蘆:一個葫蘆兩個瓢,二個葫蘆四個瓢……

C、繞口令訓練

a牛郎年年戀劉娘劉娘連連念牛郎牛郎戀劉娘劉娘念牛郎郎戀娘來娘念郎

b山前有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山後有四十四隻石獅子,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澀死了山後的四十四隻石獅子,山後的四十四隻石獅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不知是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澀死了山後的四十四隻石獅子,還是山後的四十四隻石獅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

(二)語音篇

基本技巧和表達手段

常用的基本表達手段有:停頓、重音、語速、句調

A、停頓

停頓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一方麵是由於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麵是句子結構上的需要;再一方麵是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時,也可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餘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停頓包括語法停頓、感情停頓。

1、語法停頓

語法停頓是反映一句話裏麵的語法關係的,在書麵語言裏就反映為標點。一般來說,語法停頓時間的長短同標點大致相關。例如句號、問號、歎號後的停頓比分號、冒號長;分號、冒號後的停頓比逗號長;逗號後的停頓比頓號長;段落之間的停頓則長於句子停頓的時間。

2、感情停頓

為了強調某一事物,突出某個語意或某種感情,而在書麵上沒有標點、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頓的地方作了停頓,或者在書麵上有標點的地方作了較大的停頓。

練習:

朗讀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這首詩的最後三段,注意語法停頓和強調停頓。

請聽聽吧,這是戰士/一句句從心中//掏出的話。

團泊窪,團泊窪,你真是那樣/靜靜的嗎?是的,團泊窪是靜靜的,但那裏/時刻都會//轟轟爆炸!

不,團泊窪是喧騰的,這首詩篇裏/就充滿著//嘈雜。

不管怎樣,且把這矛盾重重的詩篇/埋在坎下,

它也許不合你秋天的季節,但到明春//準會/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