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四年(1 / 2)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蘇陽已在華山待了四年。

這一日清晨,朝陽初升之時,華山弟子如往常一樣,起床晨練。

如今的華山派,已與四年前大不相同,弟子數量雖然仍不及其他幾派,但男女弟子加在一起,好歹也超過了二十之數。

眾人洗漱之後,三兩結伴,有說有笑地朝著演武場走去。

然而,在那演武場一角,早已有人提前趕到。此刻,那人正一招一式地練著華山的基礎劍法,他額頭布滿細密汗珠,看樣子,應該已經練了有大半個時辰。

對此,一眾華山弟子似乎早已習慣,臉上並無絲毫驚訝之色。

那練劍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蘇陽。四年來,每日間,他除了吃飯睡覺,其餘的時間不是用來修煉內功,便是練習劍法,從未有過一刻的放鬆。

有蘇陽珠玉在前,華山其他弟子雖然沒有像他一樣刻苦,但每日練劍之時,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對此,嶽不群十分滿意,時常教育眾弟子,要以蘇陽為榜樣。

蘇陽將一路劍法使完,所有華山弟子也全部到齊,此時,嶽不群也出現在了正氣堂門口,演武場中,笑談之聲瞬間散去,所有弟子下意識站直身子,旋即,晨練開始。

這時,蘇陽已經換了另一路劍法,這路劍法名曰養吾劍。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故而,這路劍法最重劍意,一招一式,剛正宏大,攻守之間,得勢不欺不辱,失勢不避不諛,是一路介於防守與進攻之間的劍法。

然而,蘇陽明顯沒有領悟到這養吾劍的精髓,一路劍法練下來,他並未感到一絲浩然正氣,劍招之中,反倒是更顯謙遜之意,可謙遜並不等於光明磊落、剛正不阿。

不過,嶽不群卻是看的十分滿意,所謂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在嶽不群看來,蘇陽的劍招中能夠表現出謙遜之意,就說明其人可信。

也因此,嶽不群對蘇陽的懷疑之心稍減,而兩年前,隨著勞德諾拜入華山,嶽不群不僅對蘇陽再無懷疑,反而更為欣賞他的勤奮。閑暇之餘,他對蘇陽武學方麵的教導也漸漸增多。

故而,在這四年時間裏,蘇陽可謂是收獲頗豐。不提劍法,就是那神秘莫測的內功,他也終於學會。

生活在地球時,蘇陽根本無法想象內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但拜入華山不久,嶽不群就將華山的基礎內功心法傳給了他。

這闡述基礎內功的文字並不多,內容也不難懂,講的就是一個呼吸之法,對於蘇陽這個大學生來說,輕易就可看懂,並依法而為。

如何施為?即白天紮馬,晚上煉氣。

華山門規,新弟子入門,必須紮馬三年,嶽不群並未因蘇陽年紀大,就讓他直接練劍。

起初之時,蘇陽對紮馬很是不以為然,但他深知老嶽的性格,故而不敢有絲毫懈怠。

按照老嶽的要求,蘇陽白天紮馬,晚上煉氣,如此,三個月後,他竟然真的於體內感應到了氣的存在,並按照基礎心法中的要訣,將這股氣轉化為內力,儲在了丹田之中。

那一刻,蘇陽心中欣喜、驚奇之餘,卻又十分疑惑,在求知欲的驅使下,他找到嶽不群,詢問其中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