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獲得幸福的10項法則(1 / 3)

前麵我們談了幸福的含義、特點,以及超越不幸的信念,對幸福有了較好的了解。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尋找幸福,認識幸福,用全心擁抱幸福呢?怎樣才能找到正確的路徑和方法呢?應該說,這是一個沒有絕對答案的人生考卷,一萬個人可能會有一萬種答案。以下就是我歸納的獲得人生幸福的10項法則。

1.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擁有正確的幸福觀是重要的前提,要從以下三個方麵開始:

愛情不是強扭的,幸福不是天賜的。

——中國民諺

a.人生本是美好的,世界本是美好的,人生的意義就是在參與社會建設過程中使自己的生命變得豐富,實現自我價值。

b.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積極的主觀感受。要理解幸福就是“有意義+快樂”這樣的本質,了解幸福的“主觀性”、“社會性”、“時空性”、“相對性”和“珍藏性”。相信自己,為自己喝彩,為自己自豪,多想自己的優點和美好的事物;我有良好的品德,我在做造福社會的事,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因此也是幸福的;要樹立這麼一種理念:我現在不幸福並不等於將來不幸福;假如遭受挫折,也隻是暫時的,隻要心存美好,積極改變,努力奮鬥,將來會有幸福;知足常樂,比起許多人,自己感到安慰。學會麵對不幸,積極走出不幸,走出不幸就是幸福。還要時常“珍藏幸福”,向昔日的幸福幹杯,將“我曾經擁有”來撫熨自己的心靈,激發生命之氣,積極創造新的幸福。

c.科學地理性地把握幸福。1、深刻理解“對幸福的四個基本認定”:即幸福與名利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幸福的感受因人而異;感受幸福需要單純的心;幸福並不神秘,也不遙遠,人人都可以得到幸福。2、即即處理好幸福與物質生活的關係,認識到幸福與人的物質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把個人幸福應該與社會幸福聯係起來;幸福包含著對人生目的、意義的理解,對幸福的追求包含著對美好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過程。看到並進而做到如下“三個統一”,即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德性)的統一;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奉獻和享樂的統一。

2.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對待“不幸”

最不幸的是那些抱著最大的希望而不能達到心願的人;而那些雖然貧苦卻有充分自由實現他們誠實的意誌的人們,是幸福的。

——(英)莎士比亞

生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擁有生命者本身就是一種奇跡,應該為自己的生命而喝彩和自豪。我們來到世界,就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時時帶著樂觀和自豪的感受倍加珍惜和嗬護。

把人生的坎坷和痛苦當做是“通往幸福的橋梁”,這方麵我們已經有海倫、張海迪、桑蘭等無數的榜樣。麵對“不幸”和“失意”時勇於接受,積極調整心態,微笑麵對生活,奮發向上,最終走出不幸,邁向幸福。

3.打造良好人品,遵紀守法

良好的品德自古以來就被視作幸福的重要元素。品德的內涵十分廣泛,包括修身勵誌,遵紀守法,講求誠信,具有健康美好的人格修養,行為端正;也包括熱愛祖國,奉獻社會,熱愛集體,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富有正義感和愛心,樂於助人,幹事業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意誌堅韌,勇於改正錯誤等。這是人生通向幸福的必備條件。良好品德也包括崇高的遠大理想,追求卓越,為社會造福,為人民為祖國奉獻等。

沒有美德就沒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法)盧梭

有良好品德的人會努力造福社會和他人,而同時也會得到社會和他人的尊敬和回報,人生價值也就得到實現,人就會感到寧靜、開心,充滿成就感,就會感到滿意和幸福。

全國道德模範武秀君是遼寧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滴塔村的一名普通婦女,在丈夫意外遭遇車禍去世後,義無反顧地承擔起贍養年邁公婆、養育幼小子女、償還丈夫所欠的270萬元巨額債務的重任。5年中,她曆經困苦,飽嚐辛酸,一筆一筆還清了數百筆欠款。她講誠信的高尚品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感動了中國,贏得了國人的敬佩和稱讚,被評為“全國道德楷模”。人們紛紛把生意和業務給她做,她的生意就更加興隆。她高尚的德性,給別人帶來陽光和感動,給社會帶來清風和正氣,給自己帶來歡樂和幸福。

人愛計較不幸,而忽略自己的幸福。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幸福生活的基石。法律界有句名言:“守法即自由”。自由是人們最向往的境界,也就是說自由是幸福的代名詞。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要在社會法律和規範下生活。遵紀守法,就會獲得自由,就能自由地生活,就會輕鬆愉快,心地平靜,就會平安、和諧、順利地生活。相反,違法亂紀的人,內心永遠得不到安寧,總會受到道德良心的鞭撻,永遠充滿焦慮和恐懼,永遠沒有幸福可言。民諺說得好:“一個人隻要不進‘兩院’,就是幸福的人。”“兩院”就是“醫院”和“法院”。不進“兩院”的人,才有真正的平安、平靜、和諧、快樂。

所以,青年人要獲得幸福,就要學法,知法,守法,讓法律成為我們成長和幸福的“守護神”。

4.努力學習,追求知識

努力學習,追求知識,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是創造美好生活,邁向幸福的重要途徑。在現代的知識社會,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尊嚴。生活就是這樣,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最能迅速改變貧困和落後,進入富裕和小康,同時,由於知識提升了物質生活水平,其精神文明和心理健康方麵同樣也跟著提升,人們就會變得更加快樂、幸福。

向昔日的幸福幹杯,向逝去的歲月告別;回首幸福存於心,告別過去則靠愛。

——(俄)陀斯妥耶夫斯基

作為青年人,我們應該學什麼?最主要的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好某一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術,同時要廣泛了解政治、經濟、外語、法律、心理學、社會倫理學等多方麵的知識,使我們成為具有多方麵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為我們的就業和發展,為社會服務、為個人幸福奠定良好基礎。

在當今知識社會,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創造幸福。

人生幸福,是人自身出力造成的,非上帝所賜,也不是聽其自然所能成就的。

——陳獨秀

中國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盧柯,已在納米晶體研究領域躍進世界前列,以其傑出的貢獻榮獲近30項國際國內自然科學獎,成為國際納米材料科學的一顆耀眼新星。他的那份“簡曆”很吸引人的眼球:“20歲,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機械係,同年到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25歲,在金屬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27歲,被聘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30歲,成為博士導師;32歲,擔任‘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研究室’主任;36歲,出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38歲,獲中科院院士稱號。”有一次,他回母校作報告,有人問他是如何成功的,能否透露一點“奧秘”。他說了這樣一段話:“多年前的今天我讀書,現在我還在讀書。要建議大家利用現在大學良好的環境,抓緊時間讀書。”

可見,盧柯成功的“奧秘”之一,就是多讀書,常閱讀,不斷學習,拓寬專業視野,不斷豐富和充實知識。一個以學習為樂趣,擁有豐富專業知識,在事業上做出卓著成就的青年人,能不幸福嗎?

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寫的,它隻能體會,體會得越深就越難加以描寫。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實的彙集,而是一種狀態的持續。

——(法)盧梭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帶著熱情學習,帶著使命學習,帶著快樂或者是幸福感去學習,每個人都能創造奇跡成為成功、快樂、幸福的人。

5.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快樂工作,在服務社會中成就自我、實現自我:

幸福與工作成就感和生活水平提高有關。工作,本身就是服務社會;工作有成就,本身就是為社會服務做出了貢獻。工作有成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回報,那就是你的物質財富不斷地增長,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你的人生價值也就不斷提升,你就自然而然產生快樂和幸福感。這就是為什麼不少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有成就的科學家能健康長壽的原因所在。

人是自己幸福的工匠。要創造事業成就,要創造財富,要提高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其自我價值,就要帶著敬業和快樂的心態,辛勤勞作,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好、做出色。

揚州“三把刀”,廚刀、理發刀、修腳刀,自古有名。陸琴,17歲時從老師傅手中接過小小的修腳刀,成為全國首批修腳女工。她刻苦學藝,百學還厭,勤奮工作,學業長進很快,20歲時,她當選首屆“全國優秀服務員”;38歲時她通過自主創業,在全國各地開辦了近50家腳藝店,還創建腳藝職業專修學校,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000多人。如今,她已成了揚州修腳刀的代表人物。2000年她應邀到香港,為94歲高齡的著名實業家邵逸夫先生醫治灰趾甲腳病。陸琴先讓老先生將雙腳泡在清水中,軟化患處,“火候”一到,她就精心運刀,將邵先生那殘缺不齊、顏色灰暗的腳指甲,“修理”得柔軟光滑。老先生高興地撫摸著自己的腳趾,連聲誇讚陸琴手藝高超。她寫下20多萬字的筆記,記載了各種腳病病例和治療方法,出版了《修腳保健技巧》《修腳技術》兩本書。她還在揚州商業技術學校開設了全國第一個足保(修腳)專業,自編教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修腳業培訓體係,使揚州成為全國修腳專業人才的培訓基地。2004年和2009年,這位從一名被人瞧不起的“摸臭腳丫的”的修腳工,成為連續兩屆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

陸琴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敬業,快樂,勤奮,幹好自己的工作,將自己的事業做得出色,這就是青年人的幸福之所在。

幸福是暴風雨中的搏鬥,而不是在月下彈琴,花前吟詩。

——丁玲

人總是有追求的,追求財富、幸福、快樂和自我價值,一點都不錯,關鍵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去把工作做好,把事業做出色,創造出驕人的業績。眾多事業有成的名人學者、勞動模範、優秀工作者的成功和幸福都是來自他們的敬業勤奮、快樂工作和不懈奮鬥。

上海寶鋼集團的工人發明家、全國勞動模範孔利明,是一位隻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汽車電氣修理工,但他酷愛學習,刻苦鑽研專業技術,30歲學英語、40歲學打字、50歲學電腦網絡,成為機車電氣方麵的工人發明家,出任寶鋼運輸部解決現場工作難題的“總指揮”。他領導的科技創新小組成立以來,共獲得專利96項,技術秘密74項,獲得市一級獎勵47項,創效5021萬元。他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職工、全國十大自學成才標兵。他是改革開放新時代工人刻苦學習,鑽研技術,走技術創新成才之路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