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列短語“病症”四種(1 / 1)

並列短語“病症”四種

並列不當是語句常見的語病之一,也是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一種病句類型。並列不當的“病症”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一、構成並列短語的名詞概念間存在從屬或交差關係,不合邏輯。如:

①我們的報刊、雜誌、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範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範意識。(2000年全國高考題)

②今天到會的,有幹部和青年,還有許多女同誌。

例中①,“報刊”包括“雜誌”,“一切出版物”又包括“報刊”、“雜誌”,該句犯了將屬種關係的概念並列的錯誤。例②中,“幹部”、“青年”和“女同誌”是交叉關係的概念,不能並列。

二、構成並列關係的名詞短語與後麵的總概念不存在從屬關係,或者是並列短語標準不一,不屬於同類。如:

①晚會上表演了音樂、舞蹈和氣功等文藝節目。

②扮演張學良的演員和扮演蔣介石的演員把兩個人物演得有血有肉,前者的正直、爽快、威武和後者的狡詐、陰險、獨裁,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①中,“氣功”與“音樂”、“舞蹈”構成並列短語,作“文藝節目”的定語,但“氣功”是體育節目,不從屬於“文藝節目”這一總概念。可將“文藝節目”改為“文體節目”。例②中,“狡詐”、“陰險”是形容詞,而“獨裁”是動詞,詞性不同一,不能並列。可將“獨裁”改為“專橫”。

三、構成並列短語,順序排列不當,不合事理。如:

①通過檢查,大家討論、發現、解決了課外活動中的一些問題。(1995年上海高考題)

②製作精良、選料上乘的“葵花牌”動物粉含有強化人體機能的多種營養成分。(1989年全國高考題)

③侵略者攻陷北京後,焚毀並洗劫了西郊的圓明園。

例①,“討論、發現、解決”三個動詞並列充當句子的謂語,應改為“發現、討論、解決”才合乎邏輯事理順序;例②,按產品製作程序,應是先“選料”後“製作”,因此,應說成“選料上乘,製作精良”才合乎事理;例③,“焚毀”與“洗劫”應調換位置,不然,一切都“焚毀”了,還怎麼“洗劫”呢?

四、並列不當造成句子的主謂或動賓搭配失應。這是近幾年高考試題之中出現最多的病句形式,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要認真分析辨別。如:

①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勤的崗位。(1999年全國高考題)

②近幾年,我國加快了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高校將進一步擴大招生,並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和學科。(2001年全國高考題)

③目前,電子計算機已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盡快提高和造就一批專業技術人員。(2002年春季高考題)

④有關部門對極少數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衛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1996年全國高考題)

⑤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1995年全國高考題)

⑥這個文化站已經成為教育和幫助後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1993年全國高考題)

例①,“放棄休假”不能與“消防車”搭配,彼此失應;例②,“加快”隻能與“速度”搭配,而不能與“規模”搭配,彼此失應;例③,“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可與動詞謂語“造就”搭配,而不能與“提高”搭配;例④,“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構成並列短語,而“事件”是不能“批評教育的”,故二者不能搭配;例⑤,“安排”的後麵有四個並列短語組成的賓語,“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不能與謂語“安排”搭配;例⑥,“挽救和培養”構成並列短語,但“培養”“失足青年”不合事理,不能搭配。

總之,在辨析病句時,看到“和”、“與”“及”、“同”或用頓號分開的並列短語出現,首先考慮是不是把不該並列的成分並列在一起,其次看並列短語的語序是否恰當,再次是認真辨別是否出現搭配失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