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楊柳輕拂霞飛俏,杜鵑不啼血光繞(1 / 2)

或許這個朝代真是舒眉的福地。

舒眉每次來都覺得自己的經濟情況一次比一次好。連帶著心情也明亮起來。大黃狗懶洋洋地趴在土牆邊,兩隻白蝶繞著一樹黃花嬉戲,天空湛藍,偶爾有白鷺飛過。居民的院子裏,有的晾曬著衣裳,有的曬著幹菜,一派寧靜祥和。暖洋洋的陽光把人心也熏得溫暖。

“其實,偶爾到這邊來住住也不錯呢。”舒眉心想,然後又馬上被自己這個想法嚇了一跳。之前的她可是從沒想過要住到這邊。她不過是把這裏當成一個“做生意”的地方而已。打個比方,舒眉是打工仔,這個世界就好像這是她的“公司”,公司裏可以賺錢,可是她最終要回家花錢。可是現在,舒眉發現自己的觀念在變化。

“這裏的空氣都好新鮮。帶著甜味。”舒眉漸漸覺得這裏寧靜的小日子,暗暗地吻合了她內心的某種小小希望。

畢竟,舒眉想要的從來不是大富大貴,她想要的是安穩的簡單生活。

這是舒眉的優點,偏偏也是作為商人的一個缺點。

舒眉走出長巷,沿著陌香河行走。路上有人看她,她也好奇地看著路邊形形色色的店鋪和行人。

“這大概就是成衣鋪。”舒眉在一家店前停住腳步。唐朝的服裝款式變化快,吸收外族服飾特點的地方也多,胡裝,回鶻大衣,甚至洋裝,各式各樣。盡管唐朝跟許多朝代一樣,平民的衣裳大多是自己做。但是像陌香城這樣的沿海城市仍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成衣鋪。說是成衣鋪,大多也兼賣綢緞布匹。

舒眉被各色的衣裳吸引住。

其實,唐朝自從開朝以來,便對服飾顏色甚至配飾做了森嚴的規定。比如象征帝王的赭黃色,也就是從這個朝代起正式成為皇權象征。唐朝的“顏色”分級,對後世影響巨大。於是有人不解,“這樣一來,唐朝的平民難道不是隻能穿黑白素色嗎?為何詩詞歌賦也好、人物畫卷也好、出土文物也好,裏麵的平民百姓都不拘於穿黑白?甚至極少黑白?”

因為這是唐朝,不是宋朝(不得不感歎,宋朝是把唐朝的各種精華發揮到頂端的朝代)。唐朝看似森嚴的規定下,是滿街的紅裙綠褥藍衫。

各種“規定”、“禁令”,到底架不住唐朝人思想開放,愛美心切。再加上唐朝人很有趣,他們的執法人員有些類似於現代歐美國家的一些執法人員,對法令有自己的思維判斷。他們對某些法令執行得一絲不苟,而對“衣裳顏色”之類的“禁令”,卻執行得不甚嚴格。他們麵對這些“法律”的態度,異常地類似於現代美國警察麵對什麼“肯塔基市民一年必需洗一次到兩次澡。”又或者“任何一個女子不得穿遊泳衣出現在本州公路上,除非她身邊有兩個警察,或者她手中有一根鐵棒。”這樣的法令時的態度。

從執法者的態度上來看,唐朝的執法員至少領先世界一千多年。隻可惜,後來居然退化,退化到當官的放個屁也會較真地去追捕的境界。

如此一來,唐朝老百姓們仍舊穿紅穿藍,花樣更是層出不窮,還不斷影響宮廷服飾。慢慢地,隻要不太過犯忌,當官的執法的也都當做看不見。這個朝代,是“束縛”與“開放”共生的時代,無數封建時代的“遊戲規則”在這個朝代形成或發展,比如貨幣、科舉、三省六部製等等;可它偏偏又是最開明大膽包容並蓄的一個朝代。正是如此,才有唐朝衣飾“等級”分明而民間卻百花齊放的奇特景象。

到了後世,唐朝出土文物也仍舊以色彩極其濃豔富貴繁麗昭顯著唐朝的繁榮。

而到了這個“女皇”治下的類似空間,服飾之華美,顏色之鮮麗,款式之新穎,更是遠超我們的唐朝。

舒眉在店前看了看,有一套白底滾青邊罩青紗長裰的書生服吸引了她的注意。“待會,賺了錢,把這個買給書生倒好。”舒眉不是無心的人。既然書呆子會舍得給她買新衣裳,自己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那麼將心比心,她也不會說隻管心安理得的穿新衣,而不知報恩。

舒眉這樣想著,卻看見一個女孩倚在陌香河旁的柳樹下。

這個女孩的打扮有幾分少見。

淺褐上裳,白色綾子裙,戴著一個大鬥笠。鬥笠上垂下紗,紗極長,竟垂到腳上。舒眉來了幾次,知道這是某些不太出門的鄉下女子常有的打扮,貌似是開朝時的遺俗。陌香城內的女子,根本不會有這樣過時而可笑的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