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雨後春筍(1 / 2)

幹媽曾經無數次以實際行動告訴舒眉,有時候“人際資源”比金銀更值錢。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時空都能行得通。

在水如玉的幫助下,舒眉跟這些太太們的關係一天比一天好。自從“結交”了這些富人太太,舒眉的荒島建設的阻力也小了很多。一方麵是因為資金開始充裕起來,另一方麵是這些富人小姐們比男士們要“熱心”得多,提供了許多解決問題的門路。

“燒陶啊。我家有個積年的老婆姨,頭幾年許給了青田鎮的王甲。那王甲雖然腳不好使,但是個燒陶罐的好手,我看這整個郡都找不出幾個那麼好手藝的了。哎呀,你們是不知道,那個老婆姨逢年過節還經常到我們府裏來串串,說是舍不得我們家。誰叫我們家一向是寬厚待人的啦!”一個太太眉飛色舞地說。說這話時還不忘抓牌。

借由這位太太,舒眉輕鬆無比的找到了王甲。讓舒眉沒想到的是,把自己的想法跟王甲一溝通,王甲立刻明白了舒眉的意思。並說曾經夢到過這種管子,不過自己隻是當做夢而已,沒想到舒眉敢夢還敢做。不但如此,還設計了這麼多花樣。王甲對舒眉這個夷女佩服不已。“隻不過冬至節要到了,今年又冷,我這怕不好開工。”王甲說。

冬至節起源於漢代,在唐朝時極盛。當時,冬至這個節氣可是個了不起的大日子,甚至比後世的過年更重要。到了冬至節時,百姓要向父母長輩磕頭請安,要吃麵團、米團(湯圓)、香肉疙瘩(餛飩)、燉狗肉羊肉、煮赤豆糯米飯,小孩兒眉間要“點紅”辟邪,要貼祥符,家家戶戶殺豬宰羊掃屋淨門載歌載舞,連皇帝都要在這一天登壇祭拜祭天祭祖。

冬至節如此重要,怪不得王甲雖然躍躍欲試越不願接活。這心態恐怕就跟如今的現代人寧可少賺幾百幾千也一定要回家過團圓年一模一樣。王甲想過個清清靜靜的好年。

“我出十兩銀子。”舒眉說。唐朝雖然是瓷器的成形年代,但是民間的主流仍是陶器,因此陶器的價格十分便宜,舒眉這價格差不多是王甲一年的收入。

“冬至節,祖宗最大。100兩銀子也不開工。”王甲老實,老實人都認死理。這人要是認了死理,九頭牛都拉不過來。

眼看這談判就僵住了。這時,舒眉看見王甲家收養的小兒子騎著竹馬從院子裏積雪裏跑過去。跟舒心差不多的年紀,卻顯然隻知道傻玩。“還沒念書吧?”舒眉試探著問。

“我們手藝人哪有錢讀書,就算有錢,人家先生也未必肯收。”王甲苦笑道。士農工商的等級製度出了陌香便確確實實地存在。而民間有好些秀才,並不願意教下九流的孩子。王甲有點手藝,除了養家糊口,拜先生的錢應該是有的,無奈身份過低沒人收。

舒眉眼珠一轉道:“我那有好先生,寫得字,算得帳。如果王師傅願意幫我趕製出這批貨,我作保,讓娃娃念書。”

“寫字算賬!”王甲的眼睛放出了光。在這個到處都是睜眼瞎的年代,這已經算得一個大本事。不說考秀才什麼的,就算能當個鄉望家的土賬房也是件很有出息的事。

王甲還在猶豫,那個老婆姨已經按捺不住了。雖說這個兒子是他們收養的,卻是打心眼裏當親生兒子來看。“還琢磨啥啊!孩子的前程呢!你一個泥腿子大半輩子沒進過城,我可知道舒掌櫃自己都是會寫詩的,有兩個了不得的賬房呢。一個會寫字,還有一個就是那故事裏說的北方大才子!要是他們能教教咱娃,咱娃不愁不會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