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堤修造的同時,新的明府大人威信立了起來。這個威信始自一個“信”字。而淮安王則更鍍上了一層光輝。
在“信”字的背後,奸商舒眉點錢點得眉開眼笑。
“俘虜們若是幹得好,可以免去死刑,可以轉為普通在押囚犯,甚至可以釋放歸國。隻是永世不得入我華夏。”淮安王發話說。這句話是七公子拜訪完他後說的。其實這句話很有玄機,因為朝廷本來就沒說要殺光這三萬人,這三萬人變成了地方的累贅。而淮安王一句話,卻偏偏讓這些俘虜燃起了希望——自己還能有機會活,還能有機會離開!
這種情緒在淮安王挑選了10人於眾目睽睽下“放生大海”後尤其高漲。
卻不知這十位老幼殘是因為吃白飯又不能幹活才放走的。“他們不能幹活,但是他們會幫我們向那些意圖不軌的國家傳達一個消息——中華不可侵犯。”七公子如是說。
淮安王此舉大獲人心。加上河堤的修建,陌香城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跟安全。在此時的陌香,若是誰有膽子說上一句淮安王的壞話,怕會招來一群人直接動刀子拚命。
三萬人修河堤,十幾萬人督工。這河堤的修造速度之快自然不用說。原本計劃要四五個月的工程,在三萬俘虜的“奮發圖強”下,眼看著工期就縮短了一大半,一月份才過去一半,全城的主要河段就由夯土變了青磚。
有了舒眉做榜樣,陌香河段的其它工程也被“招標出去”。不過他們很快意識到,隻有舒眉的“金剛青磚”才劃算。於是舒眉眉開眼笑地開始就地賣磚塊。十台400C加強迷你版不停地運作著,青磚的產量已經增到每天最少18萬塊。還總是一產出就被“運”走。以至於舒眉不得不規定,來人手幫忙的包工頭可以提前獲得磚料。陌香河的河道為此深挖了大概一米——取沙。
舒眉這算是正大光明地撈錢。淳樸的人們還想不到這些黏土、河沙在後世都要幾千元一車。而放到這個朝代,舒眉就簡直是在做無本生意。工人是俘虜不說,甚至連搬運費別人都自己掏了。“掌握了技術,就是好。”舒眉笑嘻嘻的。
鄧爺爺說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兩頭收錢,丫頭實乃奸商之楷模。”這是七公子的評價。他仍然很閑散,經常去葫蘆島閑逛,更經常在舒眉前後左右出現。隻不過他閑逛時多了一件事——舒眉請來了燒陶工,****正在“研發”過程中。舒眉有時候都懷疑,這七公子不是來閑逛的,是來監工的。
陌香的工程大體完成時,預款已經用完,朝廷的撥款又未到。城外仍然在修造河堤,城裏卻開始安靜起來。但是有舒眉在,陌香怎麼可能會真正安靜?陌香又出了第二張榜。
發這張榜的不是明府大人,而是舒眉。這第二張榜引起了軒然大波,幾天之內,陌香城內的江湖好漢不但沒走,還湧進了更多江湖人士——舒眉建擂台。頭獎除了一千兩銀子,一套削鐵如泥的“至尊”刀劍,據說前一百名都還有一樣神秘禮物。
這哪裏是打擂,簡直就是陌香這個區域的江湖排名榜吧!
特別是見識過那套刀劍的江湖人士,都很有遠見地猜到,這次的擂台,必定會成為武林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