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1 / 2)

在車上的時候,肖帆從後視鏡裏留神看這傳說中江|青式的老太太的情形。

其實景媽一點也不像快七十歲的老太太,倒像是五十多的中老年婦女。在肖帆的印象裏,奔七的老太太就該是他在社區廣場裏常見的那種腰上紮紅綢扭秧歌的老大媽的模樣,可是,景媽這派頭,看著就能叫人明白非富即貴。

不太長的頭發全染成黑色,一絲不苟地梳理著,身上穿著一身淡藍色的職業套裝,半高跟的小牛皮皮鞋上一塵不染,看著不像是走親訪友,倒像是新聞聯播裏跟著出訪外國的國家領導人的夫人的派頭。

倒是景爸看起來比較爽朗,在車上和景瑞明說著話,逗著琪琪,時不時地“哈哈”笑上兩聲。

景媽媽就貌似隨意地瀏覽著車窗外的街景,忽然冒出一句話:“明明,都說你們這裏是西南最好的城市,我看著也不過如此嘛,一點也不大氣,和北京比差遠了,也不知道當初你為啥非要留在這裏。”

景瑞明幹笑了兩聲,說:“哪個城市也不能隨便和北京比啊,要不怎麼說‘北京的首都,首都的北京’呢?”

後麵的那句“北京的首都,首都的北京”其實是景瑞明的侄兒,就是前次來過的小峰,在上幼兒園時鬧的笑話,老師教的兒童詩裏有一句“首都的北京”,結果小峰老是念成“北京的首都”,在景家傳為笑談,一直流傳至今。

果然,景爸聽了就嗬嗬笑,說:“小峰就是個不愛讀書的,打小就能看得出來。”

景瑞明趁機岔開了話題,問起小峰那一次事情後怎麼樣了,以及二哥上任副市長後的情形之類的,叫二老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一直到家都沒有冷場也沒冒出什麼對肖帆不利的話來。

到了家裏。

景瑞明是出門前就把空調開好了的,所以,景爸景媽一進屋內,就舒服地歎了一口氣:“你們這屋子裏麵還蠻涼快的嘛。”

因為是第一次來,景爸景媽就隨著景瑞明和肖帆的向導上上下下地參觀了一下他們的房子,雖然不能和家裏老大老二的房子相比,但是,也算是過得去了,而且,裏裏外外都收拾得幹幹淨淨,尤其是歐式的露台花園十分別致,最角落裏修著一個半圓形的魚池和帶噴泉流水的假山,配著旁邊的幾竿青竹和似錦繁花,鼻翼飄來月桂和蘭花的宜人香氣,叫人頓覺暑熱盡消。

景爸爸表揚說:“嗯,還不錯嘛,你們倆個算是會收拾的。這屋子,你們一家三口住著,也盡夠了。”

景媽媽的眼睛瞟了一眼肖帆,問:“看你們沒有請傭人啊,那這屋子平時都是誰在打掃呢?”

因為事前景瑞明交代過肖帆,沒事兒別往老太太跟前湊,她說的話,隻要不是提名道姓要你回答都盡量裝作沒聽見或是沒聽懂,隻有在非常有把握的情況上才開口,加上老太太剛才這句話到底有啥內涵,肖帆也沒太明白,便不理會老太太這一眼,裝聾作啞。

景瑞明接口了,卻是含糊其辭地說:“傭人沒請,可是,我們請了保潔公司一周來一次,做徹底打掃,平時嘛,就隨便弄弄,誰閑著誰打掃,就當鍛煉身體了。”

景媽便驚聲說:“什麼!明明,你上班、開公司,忙成那樣,怎麼回家還不好好休息,還要幹家務活呢?”

肖帆弄懂了,頓時臉上帶出三分不以為然、三分不悅,還有三分忍耐的表情來,抿著嘴一言不發。

景瑞明說:“媽,你說什麼呢?家裏的事情當然是大家一起做。肖帆工作也忙,不過,家裏的活兒他沒少做。”

景媽媽這才滿意了,點了點頭,又看了看肖帆,想說什麼,卻又忍了忍,終於問道:“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肖帆本來不想理她,奈何想著景瑞明的處境也難,便**地回答說:“我做銷售的。”

景瑞明忙給他臉上貼金,說:“肖帆在我們這裏一家綜合性大企業做到中層了,和媽您退休前差不多。”

景媽撇嘴說:“那絕對不是我們那時候一樣的國營大企業,明明,我跟你說,我們單位有些人,清華畢業的,臨到退休還沒混上科長的多了去了。”

景瑞明說:“是是是,媽您最能幹。還有,您能不能不叫我‘明明’啊?您老這麼‘明明’、‘明明’地叫,弄得我有種還在上小學幾年級的錯覺,渾然不覺得自己已經是五歲孩子的爹了哈哈哈。”

景爸也笑了,說:“可不是嗎?俗話說得好,‘歲月如飛刀,刀刀催人老’,一轉眼你都這麼大了,我們也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