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學文化常識複習(1 / 3)

中考文學文化常識複習

[考點破譯]

1.《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文學和文化常識的基本要求是:中學生能“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2.對於文學和文化常識的考核,側重於課文中出現的比較常見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3.重點:

①中國古代某些常見作家的字、號、別名、筆名,所處的朝代,外國作家的國籍。他們的代表作品及藝術風格。

②對於與課本有關的中國著名作品的體例、命名,以及作品裏的主要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情節;作品中出現過的名言警句。

③對於文學作品的分類;古代詩詞曲、史傳、小說、論文、雜記的特點及分類。

④在中國文學曆史上有影響的文學流派、文學團體、詩人作家的合稱和文學運動等等。

現在對文學對常識的考查越來越形式多樣化,不再拘泥於作家作品生卒年月別號,漸漸地深入到裏麵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特別是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典型的情節,學習時注意拓展課本內的內容。對於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名言,要特別留意那些仍“活”在我們生活和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和現今已溶在我們思想裏的“語言”。

考查方式:在形式上以選擇題和填充題為主;在內容上涵蓋作家和作品兩個大類。

[典例選講]

選擇題雖然用選擇題形式來考查學生的語文水平已經漸漸顯得落後和呆板,但在文化常識這一塊卻發揮它獨有的優勢,那就是:靈活方便、包容廣泛,例如:

例1下麵作品、作者、朝代(或國籍)搭配有錯誤的一項是(A)

A.《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南宋

B.《人類的語言》——呂叔湘——現代

C.《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曹雪芹——清代

D.《我的叔叔於勒》——漠泊桑——法國[重慶市2002年中考題]

例2文學常識表述不完全正確的是(B)

A.《儒林外史》和《水滸傳》都是長篇章回體小說。

B.《菜園小記》是吳伯蕭的散文,《藤野先生》是魯迅的小說。

C.《最後一課》的作者是法國小說家都德,《皇帝的新裝》的作者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後。

D.按寫作年代的先後排列下麵的文章,正確的順序是:《桃花源記》、《馬說》、《嶽陽樓記》、《狼》。[北京市海澱區2002年中考題]

這種考題,其知識容量同樣可以包含得非常廣泛,一個選擇項可以看作是一個小題,可以考查許多方麵,體現出極高的效率。在前一例子中,它既涉及到了中國詩歌和小說,也考查了外國名家名著;在時間上,既有古代的,又有現代的。第二例則包涵更加廣泛,與之有關的作家有九個,作品九部(篇),除考查了除作家作品的對應關係外,還注意到作品的文體分類,時間的先後順序等。

填充題在形式上比較傳統,但在內容上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新的趨向是不再簡簡單單地就一般記憶性常識來考查學生,而是深入到作品中的人物、情節等靈活理解的方麵,側重考查對作品的閱讀與分析,例如:

例3按要求寫出人物形象或文學作品

《水滸傳》中“倒拔垂楊柳”的人物是:。

《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保爾·柯察金是前蘇聯長篇小說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勵了千千萬的讀者。[陝西省2002年中考題]

這一題主要從著名的文學作品中選取典型人物及典型事件來對學生進行考查,例如“倒拔垂楊柳”就是我們應該熟知的關於魯智深的故事,而“煮酒論英雄”則是《三國演義》中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的典型情節。其主要人物是曹操和劉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翁那我們就更應該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