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義圓若是繼承大將軍之位,違背了日本的許多規矩,因此有很多人反對。日本的局勢很不穩定。
曆史上,義圓先後兩次改名,而且一年多後才正式加封征夷大將軍,日本的局勢才穩定下來。但這個時空,文垣不會給他局勢穩定下來的機會,利用橫濱的永安王朱孟炯籠絡過來的關東大名,以及第四代鐮倉公方足利持氏,成功推翻幕府,罷黜了義圓。
但文垣又有意削弱足利持氏的權威,讓日本始終不能安定。過了幾年,他認為時機完全成熟了,讓朱恒實恢複南朝皇子身份,命關東的大名擁戴原恒實親王。又經過一場戰爭後,足利持氏兵敗自殺,恒實成為日本的統治者。
但他奪取日本政權後沒過幾個月就病逝了,長子則在之前的戰爭中陣亡。所以恒實年僅十六歲的長孫睦仁繼承了他的位置。睦仁從小在大明長大,深受大明儒家教誨,認為大明這樣強大,完全向大明臣服是理所應當,也是對日本做好的做法。睦仁徹底廢除天皇,自任國王,改革日本的製度,向大明靠攏。不過日本的傳統勢力很強,他一時半會兒還不可能將日本變得與大明一樣。
但這也足以讓允熥與文垣十分欣喜了。隻要開始改革就是好事;至於進展緩慢,這沒什麼。對待日本,文垣會有對待南洋的耐心,用三代人的時間徹底消化。
所有參與改造日本的文臣武將也都得到獎賞。其中,黎元澄受封子爵,加從一品太子太保,後來又擔任大都督府都督同知,位極人臣。而且他死後被追封伯爵、正一品太保,允熥還下旨允許其子這一代不降等襲爵。
黎元澄得到的待遇,大大降低了大明將南洋的番國變成藩國的阻力。黎元澄身為前安南國皇子,國滅不得不歸降大明後,大明竟然對他一視同仁,讓他位極人臣,還混入了勳貴,這讓絕大多數南洋番國的國君在麵對大明命令其歸順或讓位的聖旨時都選擇接受,加快了平定南洋的速度。
在成功改造日本的同時,昀芷的對蒙策略也取得了巨大進展。正如她多年前在天津市舶司同允熥說的那樣,一邊積極整軍備戰,對任何敢於進犯宣府鎮的蒙古人,哪怕僅僅是想來搶一個鐵鍋的,也嚴厲對待;但同時,又鼓勵宣府鎮與北平府的工匠轉向毛紡織業等與蒙古人相關的行業,設立幾家幾戶的小工場,與蒙古人做買賣。當然,昀芷也沒有忘了促進藏傳佛教在蒙古草原傳播。經向允熥申請,昀芷實際上成為大明的‘對蒙事物全權大臣’,除了不能指揮宣府鎮、北平府之外的軍隊,一切與蒙古人有關的事情都歸她管。
昀芷積極與蒙古草原的喇嘛聯係,出錢出建材修建寺廟,甚至為了合理資助修建寺廟,還‘信了’藏傳佛教。經過昀芷和她的繼任者兩代人的努力,成功讓草原上的絕大多數部族都信了藏傳佛教,也不再與大明作對,羊毛等買賣也完全穩定下來。又過了幾十年,在蒙古草原上修建起了庫倫城,從宣府修了一條鐵路連接庫倫,標誌著蒙古草原正式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當斡羅斯人終於吞並多數金帳汗國分裂產生的汗國、來到西伯利亞時,他們抵達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後就再也無法東進了,已經修到貝加爾湖附近的鐵路讓大明可以比斡羅斯人輕鬆百倍的調集軍隊打敗他們。後來由文垣的次子建立的、以卡拉幹達為首府的藩國完成資本主義改革後,向北同斡羅斯人交戰,將他們一百多年陸續建立起來的據點全部占領,與斡羅斯人以烏拉爾河、烏拉爾山為界。
但文垣次子的藩國並不是中原以西最強大的漢人藩國。尚炳的秦藩在占領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後,沒有向波斯進軍,隻是不時打擊出現的強國,不占領波斯的土地,而是越過裏海奪取了伏爾加河、頓河下遊,獲得了黑海的出海口。這時雖然新航路已經被拂菻人所知,但蘇伊士運河同樣已經開通,大多數商船都經過運河前往東方,地中海仍然是拂菻的經濟中心。秦藩與拂菻國家做生意,發展本國經濟,成為中原以西最強大的藩國,一度也是所有藩國中最強大的。
科學也在進步。文珞與文堃徹底驗證了萬有引力定律,得出‘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他們還在研究雷電等天氣的成因過程中發現了電流,而且驗證出雲中的閃電和摩擦所產生的電性質相同。雖然因為他們隻醉心於天文學沒有深入研究,但也對後來的科學家研究電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在大明蒸蒸日上的同時,允熥也一天一天的老去。終於,到了他的大限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