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最樸素和最普通的(1 / 2)

(一)

她出生在一個小鄉村,父母都是農民,世世代代也都是在那兒生活的。她的下邊還有一弟一妹,她從小就洗衣做飯,充當他們的保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可她是個心氣極高的女子,從小就覺的自己不該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而應該是那種大富大貴的家庭。但是出身已經無法選擇了,她明白隻有靠好好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她的母親是個隻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程度的矮小女人,嫁給了一個喜歡酗酒的男人,每天為了丈夫和孩子忙碌著,忙完了家裏忙田裏的,從來都沒有自我。在她小小的心靈中,這樣的一生真是無趣至極啊。

而她也從未從母親那裏得到更多的關愛,從小她就懂得要把好吃的,好玩的讓給弟弟妹妹,爭寵什麼的在她是從沒想過的。

每天上學的時候,隔壁養鴨大王的小女兒都來叫她一起走。人家同齡的小女孩都穿得花枝招展,而她的衣服都是最樸素和最普通的。她的心裏不是沒有羨慕。有一年過年的時候,她看中了一條帶有小小的蕾絲花邊的裙子,眼睛停留在上麵不動,她的母親過來一把將她拉開,嘴裏嘟囔著:“”太貴了,都抵得一袋糧食了。“”那以後的幾個夜晚,她的夢裏都是那條小裙子,淚水打濕了枕巾。她多麼惱啊,為什麼我要生在這樣的家庭?為什麼我要有這樣的母親?童年沒有玩具,沒有漂亮的衣服,隻有不應屬於她的早熟。倔強的她在外人麵前總要裝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因為她有最令她自豪的資本,她的成績是年級第一。

(二)

她的父母沒有注意到這個喜歡沉默的瘦小丫頭的決心,盡管也為她的成績高興。可是她的壓力卻很大,因為她把自己的未來賭在這上麵了,她要上大學,去很遠的京城。有時偶爾考差一次,自尊心極強的她就會懲罰自己,要麼不吃飯,要麼拚命地幹活。而她從不對她的母親講,她的母親不會理解的,她的母親也不知道怎樣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指導和意見。

13歲時她來月經了,鮮紅的血一個勁地流出來,肚子又疼得厲害,她嚇傻了,以為自己要死了。她偷偷跑去問同村的高年級的表姐,表姐給她買了白色的很溫暖的衛生巾,給她講了很多有關的知識。而她的母親是後來才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長大了,可是作為每個女人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母親對她並沒有給予更多的關心,甚至連關懷的話都沒說過一句。

她寂寞地獨自成長著,很多時候想著自己以後有了女兒,一定要事先將很多東西都教會她,一定不讓她這樣孤單地,茫然地麵對成長的種種煩惱。

(三)

她考上了省城最好的高中,可是那裏學費比較貴,而她家還有兩個上學的孩子,是不可能供得起的。於是她選擇了一個可以免除她三年學費的普通高中,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的,她相信自己。

她從不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因為她買不起漂亮的禮物。而她自己的生日也常常被忘記,她的母親從來不會給她買一個生日蛋糕。經常會有同學的父母來看望自己的孩子,她卻從來不敢奢望她的父母來,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即使有了時間也不可能給她買什麼補品之類的東西。

三年的高中,她的母親隻來過一次,是大清早來賣自己地裏的西瓜的,帶著幾個瓜來看她。她的母親頭上還帶著露水,和她說了不到三句話就匆匆地走了。

她放學後到那個地方去找她的父母,想幫忙賣瓜,可是走近了卻怎麼也叫不出來,她怕被自己的同學們看見後笑話。她的父母什麼都沒說,隻是讓她回學校,別耽誤學習。母親要上廁所,她帶母親去公廁,母親很惱火,上廁所還要錢啊。從衛生間出來後,她聽到有人在身後說了一句:“”上完廁所都不衝水,一點素質都沒有。“”她的母親不知道該怎麼樣使用那個小小的按鈕。她的眼淚差點出來,她知道不能怪母親,一個隻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農村婦女,可是她心裏卻有小小的怨氣,要是我的母親不是這樣多好啊。

(四)

高考時,她填報的都是北京的高校。她最終被京城一所高校錄取了,學費也是申請的助學貸款。每一年她依然得一等獎學金。一到周末她就自己去做家教或者促銷什麼的。她的父母隻是偶爾給她寄幾百元錢,也是從牙縫裏省下的。她的同學中,有很多父母都是高官或知識分子。有時,聽同學打電話給母親,叫“”darling“”、“”親愛的老媽我很想你“”她真的很羨慕,她是永遠不可能對自己的母親說出這樣的話的,而她的母親也不會對她說一句“”我想你“”。她的成長環境和她們是不一樣的。她從不在別人麵前提起自己的父母。她被城市漸漸地同化,也學會了吃麥當勞,偶爾也和別人一起去喝咖啡,去唱歌。很多時候她在想,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而她的母親的一生都沒有這樣的生活質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