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英、日馬來亞海戰(2)(1 / 3)

在“反擊”號上,當時正好有一名《倫敦每日快報》的隨軍記者塞西爾·布朗,當時,他正在給一群玩牌的炮手和水兵們拍照。在軍艦一轉身時,他朝著在前麵大約半海裏開外的“威爾斯親王”號拍了一張照片。可怎麼也沒想到,這張照片竟成了“威爾斯親王”號的最後遺照。

據塞西爾·布朗回憶說:“上午11時07分,我聽見艦上的擴音器廣播:‘敵機向我逼近。各就各位!’……突然間,南麵出現了9架飛機。我一點也不知該怎麼辦,隻是呆呆地站在前甲板上,望著炸彈由小而大地落下來。這時,‘反擊’號艦上的帕姆炮及4英寸口徑的高射炮一起怒吼,猛烈的炮聲震天動地,我覺得自己的耳朵都快被震聾了。”

壹起春大尉率9架魚雷機向“反擊”號猛撲過來,其中1架將1條魚雷一下子就直射在艦身上,“反擊”號上頓時大火熊熊。但艦上的對空火力仍然異乎尋常地猛烈。有1架魚雷機在被擊毀的瞬間,所發出的魚雷正好擊中了軍艦的中部。緊接著,又有9架魚雷機非常巧妙地從幾個方向一架接一架地向“反擊”號猛攻,使這艘久負盛名的老艦先後被擊中4條魚雷。

就在這艘巨艦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一大批俯衝轟炸機又黑壓壓地飛臨“反擊”號的上空。就這樣,“反擊”號在遭受6條魚雷的直接命中之後,在奄奄一息之際,又遭到大批重磅炸彈的轟炸。隻見巨艦上空黑煙滾滾,艦體逐漸下沉。

此時,坦南特艦長通過擴音器冷靜地宣布:“準備全體離艦!”然後說了一句:“願上帝保佑你們。”此時,艦體已傾斜達70°。“行了,諸位,馬上開始離艦吧!”他對部下說完後,自己卻挺立在艦橋上不走。最後,在幾個軍官的拉扯下,他還是被拽走了。隨著艦內進水越來越多。艦首開始上翹,站在高層的人已有點站不住了。一個士兵從司令塔縱身跳入了50多米深的海水裏,第二個人往下跳時摔倒在甲板上,第三個卻一下子跳進了粗粗的煙囪。在艦尾,隻見一群海軍陸戰隊員往海裏跳,但是,全被巨大的螺旋槳給卷走了……

12時33分,“反擊”號傾覆了。那小山似的巨型戰艦,瞬間便消逝於波濤海浪之中,海麵上能看見的隻是一個巨大的漩渦在慢慢漂移……

幾乎就在壹起春大尉發起攻擊的同時,高井上尉也率魚雷攻擊機衝向“威爾斯親王”號的旗杆,其速度之快,令英國水手們大吃一驚。他們看慣了自己那笨拙的“劍魚”式飛機,對日機這麼快的速度,簡直都有點不可思議。30多架魚雷機將它團團圍住,不時地有魚雷乘風破浪向“威爾斯親王”號襲來,隻聽“轟”的一聲,艦身劇烈地搖晃起來,1條魚雷擊中了艦的右舷,將吃水線下部炸出一個大洞。

“威爾斯親王”號裝有10門356毫米的主炮,16門133毫米炮,48門40毫米炮,30門20毫米炮,全艦大小火炮近百門,每分鍾能發射炮彈數萬發。此時,該艦以全部火力,拚命對空射擊,“威爾斯親王”號上空的炮彈如同冰雹一樣密集,天空一片黃色硝煙。炸裂的彈片,就像撒落的砂子,在海麵上激起了一片浪花。

高井事後回憶當時的情形說:“天空充滿了炮彈的硝煙。彈片和高射炮與機槍發射的一道道曳光彈彈跡。我的飛機像被敵人的密集彈幕擊中似的,一個勁地往下衝,差不多都要貼到水麵了,速度表的指數超過了200節。我壓根兒記不得我是怎樣飛行,怎樣瞄準,在離敵艦多遠投下魚雷的……”

這時,日機什麼也不顧,隻是一個勁地發射魚雷,隻見9條魚雷徑直駛向“威爾斯親王”號,海麵上立即出現了9條白色航跡,就像成群結隊的鯊魚向“威爾斯親王”號撲來。“威爾斯親王”號一連中了4條魚雷,其中有正條正好擊中原來的那個大洞,一下就將艦兩弦完全擊穿。

就這樣,連續幾批魚雷的攻擊,使“威爾斯親王”號開始呈現出45°角的傾斜。然而,過了一會兒,奇怪的事出現了,隻見傾斜的“威爾斯親王”號又慢慢地正了過來,恢複了原狀。就連見多識廣的高井也感到大惑不解:“中了幾條魚雷,怎麼還能恢複呢?真不愧有‘不沉主力艦’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