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美、日萊特灣大海戰(3)(1 / 2)

6時45分,日軍了望哨突然發現東南水平線上有4根聳立的桅杆。栗田及參謀人員又驚又喜,認定這就是哈爾西的航空母艦編隊。“抓住天賜良機,保持現有隊形,立即突擊。”栗田發出緊急命令。

實際上,這支美軍艦群是C·斯普拉格海軍少將指揮的護航航母小隊,代號“塔菲3號”。

6時58分,“大和”號戰列艦上的460毫米巨炮開始射擊,美艦周圍立即掀起了高達百米的巨浪。頃刻之間,日軍各艦炮火齊鳴,美軍被猛烈的炮火所覆蓋。

C·斯普拉格拚命向金凱德呼救。金凱德及時向哈爾西通報,並要求他給予支援。7時30分,哈爾西電告金凱德:“我正率部攻擊敵航母,難以脫身。”金凱德又下令鎮守蘇裏高海峽的奧爾登多夫率戰列艦編隊火速北上支援斯普拉格。不料,奧爾登多夫回電:“此時油彈不足,尚需補給,即使不補給也要2個小時以後才能趕到。”

2個小時以後的第7艦隊可能早已被日軍艦隊消滅了,萊特島的運輸船和堆積如山的灘頭物資可能早就上西天了。怎麼辦?金凱德心急如焚。

此刻,在薩馬島海麵上,斯普拉格正以16節的速度落荒而逃,而日艦以30節的高速窮追不舍。

日艦愈追愈近,施放煙幕已經沒有任何作用。為了贏得時間,斯普拉格命令擔任警戒的驅逐艦反撲過去,實施自殺性攻擊。美軍3艘驅逐艦奉命調轉頭來,迅速撲向日艦,一進入8000米有利射程後立即發射魚雷。日軍1艘巡洋艦被擊中,其他日艦不得不暫停追擊,進行規避。3艘美軍驅逐艦不依不饒,仍然對日艦進行猛烈的炮擊。

對於重鋁厚甲的日軍戰列艦和巡洋艦來說,驅逐艦的火炮攻擊尤如隔靴搔癢。相反,3艘美驅逐艦卻被日艦的巨炮轟得百孔千瘡,其中兩艘迅速沉沒。當日艦再次追近的時候,斯普拉格又命令4艘護衛艦冒死攔擊,結果又是以卵擊石,l艘沉沒,3艘負傷失去了戰鬥能力。

至此,斯普拉格的招數已經用盡。栗田艦隊橫展在15海裏寬的海麵上,對美艦展開最後的“圍剿”。l艘護航航母中彈後主機停車,減速掉隊,9時7分,帶著周身大火沉入海底。另外兩艘護航航母也中彈數發,但由於僅穿透艦體而未爆炸,逃脫了厄運。

正當斯普拉格絕望之時,日艦突然停止了射擊,轉向回撤。身陷絕境的斯普拉格終於從死亡地獄中逃了出來。

原來,栗田艦隊分得很散,“大和”號與大部分艦艇失去聯係。栗田考慮到衝入萊特灣後的燃料問題,便下令停止追擊,讓其他艦向“大和”號靠攏。10時30分,栗田艦隊集合完畢,開始南下。11時20分,航向東南,向最終目標——萊特灣進擊。

12時30分,栗田對戰場情況作出如下判斷:因為與美航空母艦群交戰而耗費了時間,失掉了策應蘇裏高方向部隊的時機,因此不到午後不能衝入萊特灣;在午前的戰鬥中,根據美軍“請求援助”和“2小時以後”的報文內容,美艦船不在灣內的可能性很大;隨後竊聽電報又得知:美方命令航空母艦飛機在塔克洛班基地著陸,又在萊特島南麵集中以多艘航母為主體的艦隊,日方如冒險衝入灣內,在狹小海麵無法自由行動,將受到美大量飛機的集中攻擊,戰況對日方十分不利。

基於上述判斷,12時36分,栗田下達“全艦隊北進”的命令。栗田想在萊特灣外與趕來支援的美軍艦隊再決戰一場。

至此,日軍派往萊特灣阻止美軍登陸的三支艦隊中的西村艦隊被消滅,誌摩艦隊帶傷撤離,栗田艦隊已經到了萊特灣又命令“全艦隊北進”。他們無一衝入灣內,致使灣內的美軍從容地卸載那堆積如山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