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男兒當死(1 / 2)

北楚原本隻是西北部的一個蠻夷小國,既沒有號稱“天家正統”的南秦所擁有的巨大版圖,也沒有陳,蜀,衛,漢的曆史底蘊。

但這些並未動搖北楚國君征服天下的野心,新王袁詔登基,定年號章武,同時任用賢臣,放權武將。大力推廣兵家理念,要以戰得天下,張居正與薑政便是此時期應運而生的兩大權臣,國內更流傳著文有居正,武有薑政,方可興國安邦的說法。

張居正的變法使北楚從根本上發生轉變。到了章武八年,人口已由早先的一百一十萬戶增長到二百一十萬戶。軍隊的增長達到六十三萬,其中更有製甲騎軍十七萬。

終於,萬事俱備。

章武十年春,北楚以薑政為帥,統領十五萬數騎軍與四十萬數步卒,舉近乎全國之力向衛國發起了進攻。

曆經三年多的時間,北楚攻破十五座城池後,終於將馬蹄踏進衛國的都城,領土盡數歸入北楚版圖之中。

在北楚大軍進駐都城樊襄之前,衛翰王便毒死了自己所有的子嗣與寵妃,最後被侍衛吊死於孫山之上。

其實,在北楚展開變法的同時,薑政便時不時的以練兵之名侵擾著衛國邊陲的幾座軍鎮,因一直覺得無關痛癢,所以並未引起衛國國君的足夠重視,等到真正被打痛了,開始正視這個西北鄰國時,卻發現自己多年不曾在意的小野貓已經長成了一隻雄踞北方的巨型猛虎。

在此之後,北楚繼續任用薑政為統帥,以壓倒性優勢相繼滅掉陳,蜀兩國。

漢文王看到陳,蜀,衛三國的命運後,便有了歸降之心,願意用王位來換取榮華富貴。但是因為國內主戰勢力態度強硬,所有權臣聯名上書,文王迫於壓力,隻得派出軍隊抵抗。

不過連漢文王本人都沒想到的是,一路勢如破竹的北楚薑家大軍竟會被自己這方的一位青壯將領陸子韋抵擋在了關外,在潘石山的第一次接觸戰中不落下風,最後更是迫使二十萬楚軍退守至清水河一帶。

————————————————

北楚征南軍軍帳中,主帥薑政雙手環抱在胸前立於主位,身邊站著“鬼才”李修言和兩位義子楊翦,林虎安。騎軍,步卒等二十位主將立於左右兩側。

帳內氣氛低沉,看來潘石山一戰的失利讓所有人的心情都跌落至極點,大家皆是盯著中央的沙盤不說話。

薑政抬頭看了看眾人正色道:“潘石山一戰的失敗是因我輕敵所致,不是你們的責任。但是,接下來的龍陽城必須在十天之內打下來,不然之後我軍向南部推進會更加困難,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在這裏耗著。”

“沒錯,陸子韋其實要做的就是拖延時間,他隻要拖到胡秀雄的十萬邶隴騎軍趕來與我軍正麵接觸,到時候龍陽城中的八千騎兵配合邶隴騎軍由左右兩翼迂回侵襲進行策應,從中間打亂我軍的攻城陣型。若胡秀雄再分兵繞到我軍後方,那這場仗不要打了,因為不管怎麼打,我們都會輸。”

李修言頓了頓,看了在場的將軍們一眼。

“而且根據斥候截獲的消息,這十萬騎軍三日前已經出發。若從數量,戰馬腳力及沿途水道分布考慮以尋常騎軍來說,最快也要四日才能到達,但是我們麵對這支盛名在外的邶隴騎軍,要將時間再壓縮兩天,也就是說我們隻有兩天的時間而已。但我方樊襄城援軍趕到最快也要三天,如果在援軍趕到前用主力大軍麵對胡秀雄,那麼我軍將沒有一點優勢可言。所以,上策便是率先分出一部分兵力在白馬兒平原攔截下這支十萬人的騎軍。但是按照我們現在的情況,分出大量兵力是不現實的。兩天時間,若隻留下七八萬人,不過是徒增屍體罷了,甚至我們最後連城頭都摸不著,所以隻有兩萬。我們隻能分出兩萬人以中策之法將他們拖住,用這兩萬人的命來換取我們攻下龍陽城的機會。也就是說,分兵出去的兩萬人的任務也是拖,拖到樊襄城的援軍趕來吃掉這十萬人!”李修言指著沙盤上白馬兒平原的位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