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養豬專業戶:如何確定養豬類型?(1 / 2)

村養豬專業戶:如何確定養豬類型?

養豬生產包括種豬的繁殖和飼養管理、哺乳仔豬的培育、肉豬的育肥、豬場的經營管理以及豬病的防治等技術環節。決定養豬經濟效益的因素除上述技術因素外,還包括豬場的規模、銷售渠道和養豬類型等非技術因素。農村養豬專業戶要取得養豬經濟效益,必須根據自身的養豬技術水平、對市場的敏感性和資金實力等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養豬類型,否則將難以取得理想的養豬經濟效益。下麵就根據近年來對各地一些養豬專業戶的調查,提出幾種典型的養豬類型,並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以供參考和選擇。

1、專業飼養育肥豬

這種類型是指養豬專業戶到仔豬專業市場或專業生產仔豬的豬場購買斷奶後的仔豬進行育肥,直到90-100千克左右出欄銷售。

1.1該類型的主要特點:

1.1.1經營方式簡單,易於起步,而且可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隨時上馬或下馬。如果能摸準市場脈搏,不但可賺取養豬本身的利潤,還可賺取差價。

1.1.2豬舍結構可以較簡單,設備要求較簡單。

1.1.3飼養周期短,資金周轉快。從投入到產出最多3-4個月。

1.1.4固定資金投入少,欄舍周轉快。每個欄舍每年最少可飼養3批。

1.1.5飼養技術相對較簡單,容易掌握。

1.2該類型主要缺點:

1.2.1仔豬供應不穩定,很難買到品種、質量、規格較一致的仔豬。

1.2.2對仔豬疫病和免疫情況不可能了解很清楚,易將疫病帶到本場,有引發疫病的危險。

1.2.3流動資金較大。

1.2.4易受市場波動的衝擊,收益隨仔豬和大豬的市場價格而變化。

2、生產和銷售斷奶仔豬

這種類型是指養豬專業戶飼養母豬已生產仔豬,待仔豬斷奶後飼養到一定體重後銷售給育肥豬飼養戶。

2.1該類型的主要優點:

2.1.1流動資金投入較少。

2.1.2開始周轉慢,一旦種豬投入正常生產後,資資周轉就較快。

2.1.3每頭豬的采食和排泄都較少,每天投入喂料和清糞的的體力相對較少。

2.1.4種豬群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場外購豬,從外界帶入疫病的機率減少,因而能保證豬場良好的健康狀態。

2.2該類型的主要缺點:

2.2.1固定資金投入較高。不但要建造孕母豬舍,哺乳母豬舍和仔豬保育舍,還要花較大的資金購買種豬。